三大因素,央行年會坦言通膨難控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29 日 14:20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三大因素,央行年會坦言通膨難控


剛結束的美國央行年會不只利率政策受到關注,世界主要國家央行行長和頂級經濟學家更擔憂的是,隨著貿易壁壘不斷上升、人口老齡化、從排放碳的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廣泛轉變等三大因素,導致通貨膨脹更難控制。

今年 Jackson Hole 央行行長年度會議發表幾場演講和經濟研究,主題少不了通貨膨脹,導致物價高漲的幾個因素,最關注全球貿易模式轉變。因過去幾十年,全球化是消費者能享受廉價商品並保持低通膨的最主要原因,但疫情後這趨勢顯示出逆轉跡象。

貿易壁壘已阻礙貿易自由流動性,加上世界大部分人口老化,老年人繼續工作可能性較低,可能產生類似疫情後反彈期間加速通貨膨脹的商品和勞動力短缺。不只供應問題,同時需求也在上升,特別是政府大規模投資可再生能源,可能會增加政府借貸和對原材料的需求而加劇通貨膨脹。

歐洲央行行長表示,如果同時面臨更高投資需求和更大供應限制,可能會看到大宗商品等市場的價格壓力更大,尤其是綠色技術需要的關鍵金屬和礦物,使歐洲央行、美聯儲和其他央行的工作複雜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首席經濟學家也預計,將來會出現更多甚至更大供應衝擊,推升成本上漲,這絕對是央行最不樂見的情況。

▲ 經合組織預估明年第四季通貨膨脹年增率下降到 3.9%。(Source:OECD)

哈佛商學院經濟學家研究發現,經過幾十年的增長,2017~2022 年中國在美國進口比重下降 5%,歸因美國關稅及中國因疫情停產擾亂生產,美國企業開始尋找其他商品和零件來源。進口產品主要來自越南、墨西哥和台灣等其他國家,這種趨勢稱為「友善外包」。同時部分生產回到美國。經濟學家認為,目前還沒有完全去全球化,但肯定會看到大型重新分配。

這些變化不是沒有代價,過去五年越南商品成本增加約 10%,墨西哥商品成本增加約 3%,都加劇通膨壓力。且美國也不一定完全切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因中國也擴大投資越南和墨西哥工廠。其他出口到美國的國家,也從中國進口零件。

日本央行行長抨擊美國過去兩年增加補助國內製造業,只會導致工廠效率低下,原因是工廠不一定位於最具成本效益的地點。世界貿易組織也譴責不斷增加的補貼和貿易壁壘,認為全球貿易會抑制通貨膨脹,並有助大幅減少貧困,經濟分裂將帶來痛苦的結果。

即使現在通膨降溫,也是因中國經濟疲軟,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導致,但能源和食品以外核心通膨仍在上漲。如果部分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央行將不得不採取更多行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警告,全球通膨上升,可能導致央行升息幅度超出想像。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