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幾年不斷聽聞,台灣產業缺 AI、數位人才,但同時也聽到許多單位都紛紛表示有培育人才的相關計畫,但 AI 人才缺口卻越來越大,這當中最大的癥結點究竟為何?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表示,主要的原因在於產業對於人才的需求不斷轉變。
卞志祥認為,過去的人才缺口與現在的人才缺口並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所以不代表過去一直都沒有優秀的人才出現。
去年底 OpenAI 的 ChatGPT 橫空出世後,也讓企業對於 AI、數位人才的需求出現轉變。卞志祥指出,ChatGPT 等於是向大眾展示出,生成式 AI 可以做到哪些功能,進而讓大家發想可以如何利用生成式 AI。
過去台灣產業大多對於數位人才的需求,指的通常是 IT 或 ICT 的人才;卞志祥表示,現在產業對於這一類人才的需求,要的是跨領域人才。也就是說,這個人才可能原先是財務、前端營運,抑或是媒體工作者,對於 AI 有所熱忱,現在可以透過簡單的訓練並提供賦能工具,即可快速地跨到這個領域當中,去做特定目的的 AI 應用,以達到特定目標。
過去台灣微軟在 2020 年時宣布在台灣推出為期 4 年的數位人才培育計畫,目前已提前達成了培育 20 萬產業數位人才的目標。而台灣微軟先前也與人力銀行共同推動「旭日計畫」希望培育台灣在地數位通才,現在台灣微軟也已宣布推出「旭日計畫+」。
此外,台灣微軟也為了讓 AI 在產業與企業工作模式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因此也將推出 AI 技術培訓計畫,當中將探討 AI 新技術,讓原先對 AI 可望不可及的使用者也能更容易學習 AI。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