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洞重建太陽系冰巨行星大氣成分、進入速度,模擬探測器墜入情景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23 日 11:5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風洞重建太陽系冰巨行星大氣成分、進入速度,模擬探測器墜入情景

我們知道天王星很臭,但在設計能承受天王星嚴酷環境的探測器時,需考慮其他因素。趁人類開始探索太陽系冰巨行星前,科學家先模擬了探測器墜入冰巨行星大氣情景。

除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人類已透過撞擊、著陸、大氣探測等方式接觸太陽系所有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作為離太陽最遠的冰巨行星,仍籠罩在某種程度的神祕當中。

雖然天王星、海王星看起來與木星、土星相似,具有氫、氦大氣層,但天王星、海王星也含有大量較重元素,以「超臨界」液體海洋形式存於表面雲層深處,這些元素占據 2 顆冰巨行星大部分質量。

▲ 於風洞中模擬探測器進入冰巨行星大氣層可能遇到什麼情況。(Source:歐洲太空總署

歐洲太空總署空氣熱力學工程師 Louis Walpot 表示,進入天王星最大挑戰在於探測器需承受高壓高溫,因此需要高性能熱保護系統抵抗飛船進入大氣層這段期間,為設計這類系統,我們必須重現這些行星的大氣成分與進入速度。

最近,科學家利用英國牛津大學極音速(hypersonic)電漿 T6 Stalker 風洞、德國司徒加特大學電漿風洞,嘗試模擬探測器下降到天王星、海王星大氣層情景。

儘管冰巨行星大氣層溫度非常低,但探測器進入大氣層仍會顯著升溫,加熱速度比歐洲太空總署迄今處理的任何情況還要高幾個數量級。

而 T6 Stalker 隧道是歐洲最快風洞,測試速度達每秒 20 公里,可以重建天王星和海王星獨特大氣成分,科學家能模擬探測器下降到天王星、海王星大氣層需應對的情況,比如對流加熱。

目前已成功模擬探測器每秒 19 公里的進入速度,團隊準備進一步測試實際上每秒 24 公里的進入速度,理解未來下降到這些行星雲層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註:風洞(Wind tunnel)是產生人造氣流的管道,研究空氣流經物體產生之氣動效應的研究工具。

(首圖來源:歐洲太空總署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