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破千萬群募案件創新高,掌握生成式 AI 熱潮吸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1 日 18:11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網路 , 電子商務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灣破千萬群募案件創新高,掌握生成式 AI 熱潮吸客


群眾集資在台發展邁入第 12 年,其中貝殼放大成立至今累計集資金額達(台幣,下同)50 億元、創造 225 萬贊助人次,2023 年攜手多家企業、創作者、社創團體推動各式各樣群眾集資計畫。

2023 年台灣整體集資金額加總約 35.6 億元、約 92 萬贊助人次,雖略低於 2022 年的 37.7 億元、103 萬贊助人次,但有超過 2,100 件群眾集資計畫成功達標,破千萬的集資計畫共計 81 件,在台創下新高紀錄,相比 2022 年是近 2,000 件達標、71 件破千萬專案。

其中,近六成由具有提案經驗的團隊發起,可見群眾集資已形塑足以多次複製的成功案例與模式,讓越來越多團隊可以使用群眾集資拓展各領域的影響力,也有進一步發展品牌和多元產品,不再只有募集資金一途。

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觀察鄰近日本和韓國發展,同時比較國際知名集資平台如 Kickstarter 現況,可看出台灣群眾集資發展與國際走勢大致相同,呈現專案量下滑、但集資金額維持穩定成長。

2023 年群眾集資案件可以歸納出 AI 導入工具、活化公共場域等熱門關鍵字,尤其在 ChatGPT 掀起 AI 熱潮下,許多消費型產品如電子書閱讀器、錄音卡等結合 AI 技術吸引消費者目光,林大涵更預言 2024 年可望有更多這類產品尋求集資。此外,國外已有 AI 生成內容利用集資打造商業模式,可見藉 AI 生成內容獲利是可行的,生成式 AI 應用目前伴隨道德與法律隱憂,集資平台正設法加以規範,也要求提案者必須標示說明,以防造成更大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集資平台與上市櫃公司在 ESG 展開合作,也是一大新趨勢。大型公司挹注資源幫助社創單位做集資企劃,集資金額或成果可望放大 3~10 倍,不僅可用資源倍增,同時也讓成果讓更多消費者看見、放大效益,2024 年起這類案件有望蓬勃發展。

面對群眾集資糾紛頻傳,數位部去年底針對集資平台預告「集資平台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草案,要求台如嘖嘖、挖貝、flyingV 等平台強化資訊揭露、建立救濟機制,草案估計今年第二季或第三季投入運作。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