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分析北韓援俄飛彈殘骸,75% 是美製組件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2 日 11:04 | 分類 軍事科技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北約分析北韓援俄飛彈殘骸,75% 是美製組件


自北韓全力援助俄羅斯各式彈藥和飛彈後,俄軍得以持續以長程武器攻擊烏克蘭境內,而烏軍在收集一枚北韓製飛彈殘骸並由英國智庫分析後,發現內部有將近 75% 的零組件是美國製造。

北韓約從 2023 年 8 月就開始以船運和陸運等方式,大量支援俄羅斯各式火砲彈、火箭彈和彈道飛彈等武器彈藥,協助俄羅斯補充烏克蘭戰場的高速消耗,俄羅斯則會提供新型戰機、裝甲車輛、地對空飛彈和北韓需要的多種軍事科技和重要材料作為回報。

今年 1 月 2 日烏克蘭東部大城哈爾科夫遭俄軍飛彈攻擊,烏軍在調查遇襲現場時收集俄軍飛彈殘骸,發現其中一枚是北韓火星-11 或火星砲-11 型飛彈(北約代號 KN-23 和 KN-24),這也是首度有實際證據顯示北韓製造的武器正被俄羅斯用來攻擊烏克蘭目標。

英國智庫「衝突武裝研究」(Conflict Armament Research,CAR)花了一個多月分析這些北韓飛彈殘骸,發現其中約 290 項零組件是外國製造,約 75% 來自美國、16% 為歐洲國家、9% 為亞洲國家,而大部分外國生產零組件接與衛星導引系統有關,顯示為了提升飛彈精準度,北韓仍需要使用西方國家產品才能達到目標。

雖然 CAR 表示目前仍在與相關各國廠商聯絡,追蹤零件出貨後的相關軌跡,因此並未公布廠商名單,不過這也顯示聯合國多年來對北韓的經濟制裁,顯然無法阻止北韓持續取得西方零組件,並開發和生產精密導引武器。

同樣遭到制裁的伊朗和俄羅斯也有同樣能力取得西方零組件用於國產武器上,因此這對於仍在進行中的烏俄和以巴戰爭皆有相當不利的影響,因為制裁已無法達成原本預期中,降低這些國家經濟生產能力,以及取得武器關鍵零組件,進而影響續戰能力而必須妥協的目標。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