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氣也是溫室氣體,科學家找到方法為「大氣除濕」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01 日 11:29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水蒸氣也是溫室氣體,科學家找到方法為「大氣除濕」


氣溫上升會對地球造成毀滅性影響,包括海洋生物急劇減少、北極無冰,以及更頻繁的極端天氣,依照人類意願,光是減排已無法阻擋暖化速度,科學家已經在研擬各種地球工程方案。最近美國太空總署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科學家公布去除水蒸氣的技術,聲稱能阻止溫室氣體逸至大氣,降低地球過熱的機會。

水蒸氣會吸收地球輻射的熱量,使大氣變暖,估計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一半,因此水蒸氣是地球上最豐富的溫室氣體。隨著地球溫度升高,水和陸地蒸發量也會增加,導致大氣含更多水蒸氣。

熱帶地區,水蒸氣通常會透過對流層頂向上輸送進入平流層,大量的水蒸氣上升到平流層後,會凝結形成雲和冰晶最後落下,增加大氣水蒸氣含量。科學家推測除濕平流層,可減少水蒸氣產生。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NOAA) 科學家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發現,向平流層注入結冰核可減少平流層水蒸氣量,更多熱量就會以紅外線輻射洩漏到太空。過去研究顯示,去除約 3% 水蒸氣會產生全球性影響。

地球工程時代已經到來

科學家選擇西太平洋面積等於澳洲大小的大氣區域,稱為西太平洋冷點 (WCP),認為是確定進入平流層水蒸氣量的決定性門戶。由於溫度夠低,這區域會將水蒸氣凝結成冰晶,並降下冰晶,自然凍乾潮濕的空氣。

研究人員透過觀測平流層附近熱帶空氣的溫度和運動,使用電腦模型模擬西太平洋冷點條件,模型推測,每週釋放 2 噸冰粒進入這個位置,就可去除足夠水,減少熱量產生。科學家表示這個方法只能抵消二氧化碳造成變暖的七十分之一,二氧化碳仍然是地球大氣層的巨大問題。不過,研究員很有信心,不會造成負面影響,方法也不複雜。

隨著地球暖化速度越來越接近升溫 1.5°C,科學家認為很可能 2030 年末就達成,地球工程時代已到來。但地球工程目的是減少氣候變遷影響,為過渡至零碳世界爭取更多時間,研究員也強調,這種方法不是解決暖化的靈丹妙藥,只是一種選擇,讓科學家可朝正確方向前進。

沒有參與研究的氣候科學家認為,故意修改地球大氣層解決氣候變遷可能會產生其他問題,她以兒童故事為例,熱愛吃起司的國王住所被老鼠淹沒,國王找貓來對付老鼠,然後找狗來驅趕貓,找獅子來對付狗,找大象來擺脫獅子,最後又需要老鼠來嚇跑大象。二氧化碳就是起司,解決根本問題才更有意義。

(首圖來源:Flickr/Bill Abbott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