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 彰芳西島風場完工,蕭美琴:能源轉型重要一步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23 日 8: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風力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CIP 彰芳西島風場完工,蕭美琴:能源轉型重要一步


由 CIP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主導投資的 600MW 彰芳西島風場完成建設,未來將盡速於取得電業執照後整場併聯商轉,CIP 區域總裁許乃文還透露,6 月還會有更多關於 3-1渢妙風場的簽約典禮,期許今年能融資到位,也喊話公股銀行支持參與 3-1 期融資,支持需要綠電的護國群山。

彰芳暨西島風場位於彰化外海,於 2018 年經濟部能源局離岸風電遴選中獲配 600MW 併網容量,總共設置 62 座 Vestas V174-9.6MW 風機,由世紀風電供應 62 座套管式水下基礎。計畫由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 CIP、泰國國家石油及天然氣集團 PTT 旗下能源公司GPSC、台灣人壽以及全球人壽共同持有。

風場首座風機於 2022 年開始發電,預計每年為台灣提供 65 萬家戶所需用電之潔淨能源。

CIP 22 日為彰芳西島離岸風場舉辦完工感恩茶會,副總統蕭美琴、風場股東、融資銀行團與出口信貸代表、供應商夥伴及各界人士近 200 位貴賓出席,蕭美琴表示,這是一個難得里程碑,象徵能源轉型重要一步。

蕭美琴表示,2050 淨零轉型是台灣堅持努力目標,彰芳西島離岸風電場除了是 CIP 在亞洲第一座風場,更是台灣國產化比例最高且準時完工的風場,期間也克服許多疫情時期的供應鏈障礙。

蕭美琴指出,疫情期間很多政府跟民間都面臨缺工跟延宕問題,但 CIP 在挑戰下,仍展現高度專業跟應變能力,體現高效率、高品質,她感到與有榮焉,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這項成果在能源轉型的路上,代表的意義將帶給所有產業、淨零轉型目標更大的信心,也特別感謝所有參與過程的本土化產業與供應鏈合作夥伴,表示政府未來將會朝向多元綠能轉型方向,協助台灣產業更具競爭力。

離岸風電是能源轉型 2.0 重要角色

CIP 以彰芳西島及與中鋼共同開發的中能離岸風場共計 900MW 的經濟規模下單本土供應鏈,為目前台灣本土供應商所參與過規模最大的訂單,預計今年中能風場能提前完工。

談及 3-1 渢妙風場,許乃文表示,目前已經簽下許多訂單,包括風機、水下基礎、海上變電站等,不簽約便無法備料、預留船期,預告六月也會有更多新進展,自豪說渢妙風場將會是 3-1 期唯一準時的風場計畫。

許乃文也透露好消息,已有客戶簽署渢妙風場 CPPA,電價也好過彰芳西島。但目前融資尚未到位,也喊話,希望官股銀行可以一同加入,因為這是賣電給需要綠電的本土護國群山們,且綠電信保機制也會啟動,若能加入渢妙融資都是雙贏。

展望未來,目前離岸風場開發成本還是很高,預計到 2028、2029 年都還是在高點,除了通膨因素外,歐洲需求量也爆增,而歐洲廠商到亞太開發風場勢必會面對更多挑戰,成本不會在短時間下降,但之後便會懷抱樂觀。

許乃文指出,離岸風電是能源轉型 2.0 很重要一環,新政府相當在意氫能,如果要發展綠氫,目前最有效、最現實的為離岸風電,也透露六月會有相關簽約好消息。

許乃文也對新政府喊話,希望政府可以善用政策工具,補貼本土供應鏈租金與稅務,舉出世紀鋼建置水下基礎成本跟國外廠商差不多,但廠房、港口租金等費用十分高昂,他國卻有政府補助,如此才能加速讓台廠走出去。

(首圖來源:C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