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空公司沅星航空登場!來頭為何,台灣會推哪些業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26 日 10:30 | 分類 交通運輸 , 旅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新航空公司沅星航空登場!來頭為何,台灣會推哪些業務?


台灣又有一家新航空公司出現!4 月 27 日松山機場迎接嬌客,外形優雅流線的輕型噴射機 Citation M2 在噴水禮中滑行機場跑道,操控這架飛機的機師,就是沅星航空創辦人盧浩智。首架飛機順利從美國堪薩斯州抵達台灣後,沅星航空已取得民航局的適航證書,不久後將正式營運,鎖定私人商務包機、飛機託管兩大市場,緊抓中國加一(China+1)、國際資本撤離香港的當下,力推台灣成為亞洲「私人飛機轉運中心」。

數年前的百年大疫,成為盧浩智飛上藍天的契機,原本經營傳產、與經營航空公司八桿子打不上邊的他,在一次與太太的閒聊中,意外激起對飛行的興趣。一路解鎖考取商用飛機駕照、購機等人生里程碑,並在過程中,深覺使用私人飛機的流程,在台灣既不透明、又不便利,因此在心裡種下成立沅星航空的種子。

沅星航空首架飛機抵達台灣後,目前進度一切順利,已取得民航局的適航證照,待驗證階段結束後將正式營運,機型將以載客數4到19人的中小型飛機為主。

▲ Citation M2的機師為沅星航空的創辦人盧浩智。(Source:沅星航空,下同)

沅星在台灣將推哪些業務?

除了自有飛機提供私人商務包機業務外,沅星更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平台,鎖定台灣成長潛力巨大的私人飛機代管業務,更要藉著平台模式,為飛機的持有人媒合「商務包機業務」,讓這些昂貴的奢侈品,成為另外一種穩定的創收管道。

目前在台灣,私人飛機是屬於金字塔頂端客群的奢侈品,但盧浩智強調,這些年來,資產百億以上的台灣有錢人遠比大家想像的多,「中國台商也好、東南亞台商也罷,身家上百億的人,其實比比皆是。」問題是,這些人儘管坐擁高資產,但要他們一下子拿出數億元的天文數字買一架飛機,並不符合比例原則。

除了購機的高資金門檻,養飛機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以一架要價新台幣5億元的飛機為例,包含維修、保險、託人代管在內的使用成本,一年也要5,000萬元之譜;且飛機每年約600小時的使用時數,大多只能用到100小時左右。低CP值,大幅降低台灣高資產階級購機、養機的欲望。負面因素螺旋,導致台灣的航機代管市場規模,遠遠低於本應擁有的水準。

▲ 以一架要價新台幣5億元的飛機為例,包含維修、保險、託人代管在內的使用成本,一年也要5,000萬元之譜。

根據Bombardier(龐巴迪公司)商務飛機報告,國家實質GDP達一兆美元,約可擁有250架商務機。而以台灣2022年實質GDP(約新台幣21兆元)換算,台灣約可以有180架商務包機的實力,是目前僅有18、19架的十倍以上。

「台灣現在就只有兩架私人飛機,可以被用來做商務包機,真的非常、非常不足,」盧浩智指出,未來飛機持有人若將自有飛機交給沅星代管,並同意由沅星媒合商務包機業務,「我幫你賣這500小時,原本每年要付5,000萬的使用費,變成每年反賺2,000萬至3,000萬元,」且飛機持有者,一樣能優先使用自己的100小時時數。

如此一來,將大幅增加高資產階級的購機欲望,也能讓私人包機不再是極端小眾的專利,而是成為所有「有時間、個人化需求的民眾」都能考慮的選項。

▲ 沅星首架航機、輕型噴射機Citation M2飛抵台灣。

沅星談市場前景:看好台灣可取代香港

盧浩智說,目前台灣僅有一家公司在做私人飛機的代管業務,「但他們不會想做這個東西,因為真的是寡占市場,」而他做的事情,就是「軟性的破壞一下這個市場,把服務做進來」,私人商務包機服務在國外其實相當盛行,許多民航公司都有自己的商務包機部門,但台灣在這方面的思維確實有點落後。

特別是在中國加一(China+1)成為顯學的當下,許多資本正在流出香港,這些資本不論往東南亞、東北亞,台灣都是投資佈局的中心點。換句話說,台灣確實有能力將香港原有的「私人包機轉運中心」角色吃下,剩下的就看台灣提供的軟體能力、服務能力,能達到什麼程度。

「台灣去到亞洲各個地方,航程都在175分鐘以內,但過去台灣並沒有好好利用這個地理位置的優勢,關鍵就是infrastructure(基礎建設)、廠商都不足,真的很可惜。」盧浩智指出,過去私人包機的維修中心、集中點都在香港,隨著東方明珠的光芒逐漸黯淡,相關業務正湧向新加坡,但事實上,台灣才是亞洲真正的中心。

為了解決基礎建設不足的痛點,沅星航空正在與松山機場密集溝通,希望能拿下棚廠,作為私人包機的維修中心。另外,也陸續與台東機場等各地機場進行溝通,作為備案。

對於未來私人商務包機的前景,沅星相當樂觀。數據指出,疫情期間所有航空產業均遭重創,無一倖免,但在私人包機部分,「雖有下跌,但並不明顯,」而到了後疫情時代,整體產業更是迅速恢復成長。

私人包機需求能快速回溫的原因之一是更加舒適且安全。沅星航空行銷本部專案副理曾貴群指出,一般民航客機的飛行高度約在3.9萬英呎,但私人商務包機的機型較小,飛行高度最高可達5.1萬英呎,全程飛在平流層之上,沒有亂流,乘坐體驗更舒適、平穩。

且不同於一般民航客機的客艙高度(Cabin Altitude)大多落在7,000至8,000英呎左右,乘客較容易感到缺氧、勞累,但私人商務包機的客艙高度約落在3,000至4,000英呎,能大幅改善乘客的Jet Lag(時差)問題。

從數據來看,私人商務包機的近年平均事故率,為每10萬飛行小時0.316次,同期民航機的飛行事故率,為每10萬飛行小時1.102次,安全率也比民航機高出71.3%。

▲ 沅星Citation M2在噴水禮中,滑行松山機場跑道。

沅星擁有3大優勢

另一方面,跟一般航空公司的頭等艙相比,私人包機還有三大優勢:不受航班時間限制、直飛目的地、享受專屬通關禮遇。而這3個優勢,最後都回歸到一個核心點,即「時間成本問題」。

以旅遊來說,一位民眾想搭飛機,從台北赴日本石垣島觀光,必須先搭飛機前往沖繩那霸機場,再轉往國內線前往,將轉機等候時間算在內,保守估計需時9小時以上。但若搭乘私人包機,從台北直達石垣島,僅需40分鐘。3天2夜的旅遊行程,花在交通上面的時間不用一小時,等於是可以72小時「玩好玩滿」。

甚至,若想讓家裡的毛小孩陪出國,私人商務包機也可提供寵物包機服務,協助乘客走完檢疫程序,讓毛小孩待在家人的身邊,而非民航客機的貨倉裡頭,一起享受度假時光。

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階段,台商的投資布局不再只是西進,包括往北的日本、往南的東南亞等地,私人商務包機的彈性,對於企業的全球布局更形重要。例如,若台積電熊本廠的機台臨時出現問題,而日本當地的技術人員無法解決時,台積電的工程師就可以馬上搭上商務包機,最快時間抵達現場,儘快將問題排除,避免機台停機過久,影響公司利潤。

沅星高端旅遊需求詢問度最高

雖然商務活動市場可期,但盧浩智透露,目前對沅星最感興趣的,反而是高階旅遊的需求,「現在跟我們講最多的是旅行社,」因為這樣的高階服務,以前在台灣無人能提供,旅行社聽聞後,對這方面的詢問度日益熱絡。

▲ 輕型噴射機Citation M2外形優雅流線,最大乘客數為5人座。

他指出,沅星航空目前自有的航機Citation M2,已能提供石垣島、宮古島、鹿兒島、熊本、香港、澳門、濟州島、菲律賓克拉克等直航服務,後續公司將持續購入Gulfstream G280等機種,直航點將覆蓋全亞洲,包括尼泊爾、雅加達、關島、北海道、呼倫貝爾等地。

COVID-19之後,台灣民眾的想法已開始轉變,高資產階層對頂級服務的需求變高,加上全球供應鏈重組迎來的契機,讓這位「軟性市場破壞者」嗅到市場商機,也讓台灣踏上亞洲「私人飛機轉運中心」的賽道,為天空畫上更充滿台味的風景線。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沅星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