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年齡性別,科羅拉多大學研究證實睡眠不足將導致骨質流失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27 日 7: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不分年齡性別,科羅拉多大學研究證實睡眠不足將導致骨質流失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近日發表研究成果指出,睡眠不足或作息混亂將影響骨骼代謝轉換,使骨質流失速度提高,導致骨質疏鬆症機率增加。

由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代謝與糖尿病科史旺森教授(Christine Swanson)率領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由美國國家衛生院(NIH)資助的研究成果,顯示睡眠對骨質密度有直接影響。

史旺森指出,目前已知骨質疏鬆症和年齡增長、生活作息和荷爾蒙變化有關,但仍有許多病患發病並非因為上述原因,因此醫學界有必要找出導致骨質流失的新原因,以便更有效的診斷和追蹤骨骼健康。

人體骨骼密度約在 25 歲左右達到高峰,並可維持在相對高峰狀態數十年,直到中老年後開始加速下降,其中又以更年期女性降低速度更快,導致骨折危險機率增高。

此外,睡眠模式也會隨著年紀增長改變,年齡越高入睡所需時間也增長、睡眠時間提早、且深度睡眠時間也會縮短,這也使得骨骼細胞重塑時間縮短,而在吸收速率不變下,骨質密度也因此下降。

研究團隊實驗中找來多位不同性別和年齡層的受試者,在實驗病房中進行測試,期間病房經過裝飾讓受試者無法感知確切時間,並將生活作息規律調整為 28 小時。

史旺森表示,這樣的實驗設定讓所有受試者有如每天乘坐飛機向西跨越四個時區長達三週,來模擬生活作息不規律和睡眠不足的人,其骨質吸收和重塑的差異。

實驗結果顯示,不分年齡性別,所有受試者的骨質密度在睡眠不足和作息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骨質重塑速率皆顯著下降,其中又以年輕女性的下降速率最高。

因此研究結果證實,睡眠不足或作息混亂將提高骨質流失速度,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也會提高,而年輕女性則是影響最為嚴重的族群。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