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一顆年輕小恆星周圍的原行星盤,發現該盤擁有迄今已知最豐富的「碳氫化合物菜單」,更首次在太陽系外偵測到乙烷。
堰蜓座 I 恆星形成區域距離我們約 600 光年,含有 237 顆左右恆星,其中一顆名為 ISO-ChaI 147 ,正是韋伯太空望遠鏡新觀測對象。
ISO-ChaI 147 質量比太陽略高 10%,被一個富含碳化學成分的原行星盤包圍,觀測結果顯示出 13 種不同含碳分子,包括首次在太陽系外檢測到的乙烷(C2H6)、乙烯(C2H4)、丙炔(C3H4)和甲基自由基(CH3)。

▲ SO-ChaI 147 的原行星盤成分分析。(Source:歐洲太空總署)
但該盤氧分子豐度非常低,與我們在類太陽恆星周圍圓盤看到的成分截然不同,後者通常由水、二氧化碳等含氧分子占主導地位,表明微小恆星周圍氣體塵埃結構的化學成分,與太陽或更大恆星周圍的氣體塵埃雲結構不同,這也可能代表它們的岩石行星大氣層與地球大氣層成分迥異。
此外,對 ISO-ChaI 147 觀測表明它的原行星盤更適合誕生較小岩石行星,而不是較大氣態巨行星,也就是說,質量極低的恆星周圍原行星盤與質量較大的恆星周圍原行星盤演化方式不同,由此催生的新生行星大氣層可能主要都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而非水、二氧化碳等富氧氣體。
團隊接下來打算將研究對象延伸至質量非常低的恆星周圍原行星盤,以增加對此類富含碳的類地行星形成區域奇異程度見解。
- Webb Telescope Uncovers a Mysterious Carbon Treasure Trove Around Young Star
- Rocky, carbon-rich exoplanets more likely around tiny stars,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reveals
- Webb Finds Plethora of Carbon Molecules Around Young Star
(首圖來源:歐洲太空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