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 Lorlatinib 治療 ALK 陽性肺癌,六成病患超過五年沒有惡化跡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7 日 8:1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新藥 Lorlatinib 治療 ALK 陽性肺癌,六成病患超過五年沒有惡化跡象


肺癌是癌症精準醫療的典範,不同致癌基因(driver oncogene)突變病患可用對應標靶藥物精準打擊癌細胞,獲得最佳療效。如肺腺癌常見 EGFR 基因突變,能以艾瑞莎(Iressa)等標靶藥物治療; 約占 5% 病患的 ALK 基因變異,則以截剋瘤(Xalkori)等藥物對付,五年存活率高達六成。

標靶藥物日新月異,最近 ALK 變異的新藥(瘤利剋,Lorlatinib)第三期臨床實驗長期結果顯示,療效的確比截剋瘤更優異。主要科學家班傑明·所羅門(Benjamin J Solomon)醫師指「據我們所知,Lorlatinib 療效前所未見!」治療五年後,60% 病患肺癌未出現任何惡化跡象。

296 名未經其他治療的晚期 ALK 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配接受瘤利剋或截剋瘤治療。瘤利剋每天口服一次片劑,截剋瘤需服用兩次。主要觀察病情維持穩定沒有惡化的時間長度,也觀察病患存活期及癌細胞轉移至大腦的情形。

結果顯示,瘤利剋治療組受試者有 60% 五年內癌症沒有惡化,以截剋瘤治療的患者則僅 8% 沒有惡化。整體而言,瘤利剋使癌症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 81%,腦轉移降低 94%。此結果與兩年前(實驗開始第三年)觀察到的現象類似,有相似無惡化存活率和大腦轉移率。所羅門醫師說:「這次新分析代表瘤利剋能延長患者壽命,多數患者五年以上持續受益,且幾乎所有病患都能免於癌細胞轉移至大腦。」

美中不足的是,服用瘤利剋的病患不良反應機率為 77%,高於截剋瘤 57%。最常見不良反應是血脂(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升高,至於心血管不良發生率兩組間相近。但瘤利剋副作用可經減少劑量改善,且不影響療效。

經五年長期研究與觀察,瘤利剋展現迄今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和所有轉移性癌症任何單一標靶藥物能控制病情不再惡化的最長時間紀錄。所羅門醫師表示:「 這是 ALK 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療法的大進展。」結果近日於芝加哥舉行的 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度科學會議發表,並發表於《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首圖來源:Designed by Freepi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