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不衝動買車了,耐久財通縮浮現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8 日 9:56 | 分類 理財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美國人不衝動買車了,耐久財通縮浮現

通貨膨脹比預期還要頑固,但其實通貨緊縮已經蔓延在耐用品,最明顯的就是汽車。現在全球汽車生產已恢復正常,甚至供應超過需求,美國汽車平均價格已經開始下降,但即使如此,由於高利率與更低價格的期待,消費者仍然選擇晚一點再買,使汽車產業處於經濟學家所說的「通貨緊縮螺旋」的邊緣。

美國人不再像疫情那樣花錢,今年表現的更節儉和務實,經濟學家發現,通貨緊縮襲來,耐久財已經陷入衰退。美國第一季實際 GDP 成長率為 1.6%,但耐久財下降 1.2%。經濟學家表示,2023 年雖然聯準會大幅實施緊縮政策,但被壓抑的需求、過剩的疫情儲蓄,以及報復性支出仍使經濟維持成長,現在經濟已經不再是去年的版本。

汽車是耐久財,即不會很快磨損且可長期使用的產品,現在市場上可以看到電動車需求放緩,但類似的趨勢也在整個汽車產業蔓延。近兩年來美國新車和二手車的價格都在下降,Kelley Blue Book Estimates 估計,5 月新車價格持續走低,年減近 1%

庫存大增、消費者買便宜車

主要原因是庫存大增。5 月初新車庫存約 284 萬輛,年增 51%,為 2020 年底以來的最高點,許多品牌的供應量超過 100 天,只有豐田、Luxus 和本田的供應量低於 60 天。消費者也傾向更實惠的車款,5 月售出車輛約 41.2% 交易價格低於 4 萬美元,高於一年前約 37%

需求放緩的原因主要是高利率,許多購車者必須償還車貸,即使價格小幅下跌,但高利率仍讓他們打退堂鼓。此外,當價格波動時,消費者就會延後購買,導致需求減少與供應增加。隨著價格持續下跌,就會形成惡性循環,鼓勵購物者再等一等價格還會更低,消費者也預期不久之後將會降息。如果消費者普遍認為等待是對的,汽車行業可能會面臨挑戰。

高利率引發耐久財通縮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 2.5%~3% 的通貨膨脹率是經濟可以承受的範圍,但是聯準會希望看到 2% 才願意大幅降息,他們擔憂長期高利率會引發更可怕的通貨緊縮,耐用品產業在過去三季已經正式應對通貨緊縮,由於耐用品是美國經濟中的金絲雀,直言「這隻金絲雀已經耗盡氧氣」。

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最近的這些通貨緊縮可能有助於推動美國整體通膨率接近 2%,央行已上調基準利率 11 次,目的就是要提高消費者和企業購買房屋、汽車和其他透過貸款或信貸購買的物品的成本。耐用品通貨緊縮將抵消服務業持續增長的影響,對經濟是個好兆頭。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