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vo 準備在 2030 年停售燃油車,並逐步邁向企業碳中和,但這不能只是喊口號,目前他們已經在全球開始 ESG 大改造,台灣 Volvo 設下第一階段目標,在今年讓全台經銷體系減碳 30%。
電動車是減碳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途徑,除了停售燃油車、工廠全面使用再生能源,車廠大量的展示據點跟服務中心,其實也製造了不少二氧化碳。台灣沒有工廠,經銷商和維修中心的碳排放,就成為最主要的減碳目標,Volvo 正在逐步輔導經銷商共同導入 ESG 概念,不僅減碳,順便還要幫大家省錢。
如果對 ESG 不夠理解,可能會覺得又是要花大錢的賠錢生意,但 Volvo 以實際案例與行動,證明 ESG 絕對是一門好生意。舉例來說,他們在展示中心額外建置了第二台空調主機,似乎是個浪費錢的行動,但透過雙主機一台定頻、一台變頻,根據天氣、人流調整開關時間,多一台冷氣,反而讓每年空調電費節省 80 萬元,這是經銷商一開始比較難想像的。
當然這個成果背後,還包含了 EMS 能源管理系統,以及遠端自動化控制等功能,才可以讓空調最佳化,進而節省電費。另一方面 Volvo 也試圖開源,在全台 7 家展示中心完成太陽能發電板部署,發電表現最好的富王汽車花壇展示中心,太陽能發電比例高達 114%,不僅自給自足,還可以賣電賺錢。
除了屋頂太陽能板,凱桃汽車中壢展示中心,還在戶外停車場蓋滿太陽能板,最高單月可以生產 3.6 萬度電,加上屋頂太陽能板,合計可以生產 4 萬度以上電力,再生能源占比也高達 93%。這還只是一部分優點,由於太陽能板建置後,減少了屋頂直接曝曬,進一步降低了室內溫度,更加節省空調用電。

▲ Volvo 台灣銷售通路減碳趨勢。(Source:Volvo 提供)
去年 Volvo 全台 7 家展示中心的太陽能發電量已經多達 109.2 萬度,他們正在大力推廣,希望在 2025 年前完成半數以上據點都建置太陽能發電。而礙於硬體條件,無法建置的據點,則可以透過儲能設備,在離峰時間充電,供應尖峰用電,藉此減少電費,還有機會可以增加綠點用量,降低整體碳排放。
在 2023 年,Volvo 全台經銷據點的減碳表現達到年減 15%,今年有機會達成減碳 30% 目標。與此同時,從 2025 年開始,Volvo 生產的車輛也將達成減碳 40% 成果,希望在生產與銷售雙管齊下努力,最終可以在 2040 年成為完全碳中和的車廠。
雖然這些都是 ESG 裡面的初級班內容,但對於傳統經銷商來說,每一項都是大改變,想要達成目標,Volvo 還有很長一段路要努力。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