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使用的 β-內酰胺抗生素活性成分幾乎全來自中國,日本製造商過去都從海外進口活性成分生產抗生素,但為降低供應鏈對中國的嚴重依賴,日本政府積極採取措施支持國內抗生素產業,這些措施將包括補助活性成分製造商,新計畫最快本財年制定完成。
日本政府 2022 年將抗生素指定為符合經濟安全立法支持的關鍵產品,而日本製造商如 Meiji Seika Pharma 和 Shionogi Pharma,投入資本支出生產抗生素活性成分,厚生勞動省已決定補助約 550 億日圓(約台幣 111 億元)。
厚生勞動省確保活性成分繼續日本生產,從 2025 財年後開始,全面補助抗生素活性成分生產,因中國供應商低成本、大批量生產原料方面很有優勢,導致目前日本生產商在競爭和獲利遇到大困難。
日本政府考慮為原料製造商和製藥公司提供補貼,並制定以固定價格購買產品的計畫,因為抗生素可對抗細菌,對預防醫院內感染至關重要,並預估全球藥物市場價值達 400 億至 500 億美元。
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各國確保充足的供應,因五年來進口活性成分的單價飆升數倍,顯示供應需求越來越龐大,其他國家也在做類似的努力,美國就宣布根據《國防生產法》,擴大投資國內基本藥物生產,但還不清楚日本能否靠補助維持生產活性成分。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