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子星是密度僅次於黑洞的天體,科學家一般透過「狀態方程式」來描繪中子星內部物理過程。但最近,望遠鏡數據發現三顆異常寒冷的年輕中子星,冷卻速度比預期還快,挑戰目前模型。
在熱力學領域,狀態方程式(Equation of state)能描述給定物理條件下的物質狀態,如:溫度、壓力、體積、內能等,拿來研究恆星內部相當有用。
雖然天文學家還不確定數百個可能的狀態方程模型中,哪一個才能正確描述中子星內部,且單一中子星行為取決於自身質量、轉速等特性,但物理定律表明所有中子星都應遵守相同狀態方程。中子星溫度是確定年齡的可靠方法,年齡越大溫度便越低。
然而,當天文學家深入研究歐洲太空總署 XMM-牛頓衛星(XMM-Newton)、NASA 錢卓拉天文台數據後,卻發現有三顆中子星溫度較同齡中子星異常低 10~100 倍。比較不同模型預測的冷卻速率後,研究員表示,三顆中子星和絕大多數狀態方程模型都不相容。
「以這三顆中子星年齡來看,表面低溫只能透過快速冷卻機制解釋。」團隊根據中子星表面發出的 X 射線推斷中子星溫度,再透過周圍超新星殘骸大小、速度估算中子星年齡,在分析包含不同冷卻機制的狀態方程式、描繪中子星「冷卻曲線」後,研究人員發現,快速冷卻機制只有某些狀態方程式能描述,很多模型將因此被排除。
眾所周知,物理學家現在還無法合理結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而中子星是最好的理論試驗場,找出描述中子星內部運作的真正狀態方程式,對理解宇宙基本定律具重要意義。新論文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
(首圖來源:歐洲太空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