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飆近 13%:微軟、Meta 支出不手軟、大摩列首選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01 日 1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輝達飆近 13%:微軟、Meta 支出不手軟、大摩列首選

輝達(Nvidia Corp.)在重要客戶微軟(Microsoft)、Facebook 母公司 Meta Platforms 皆承諾要繼續擴大 AI 基礎建設支出,以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列為「首選個股」激勵下,7 月 31 日股價狂飆將近 13%,激勵 AI 晶片股回神。

CNBC、MarketWatch等外電報導,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財務長Amy Hood 7月30日美股盤後皆在財報電話會議表示,明年計劃對基於輝達的基礎設施投入更多資金,紓解AI伺服器建設可能趨緩的疑慮。

微軟第四季(4~6月)由AI主導的資本支出由前季的140億美元攀升35%至創紀錄的190億美元,幾乎是去年同期(107億美元)的兩倍。其中,約60%的支出都花在硬體。微軟並暗示,繪圖處理器(GPU)伺服器雖昂貴,但投資已開始看到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Meta 7月31日美股盤後公布財報時也預測,2024年資本支出將介於370億至400億美元,區間下緣高於預估的350億至400億美元。Meta 4月底公布Q1(1~3月)財報時,就曾將2024年資本支出預估值從300億至370億美元上修至350億至400億美元。

Meta 並未提供2025年的資本支出展望,但財務長Susan Li預測會「顯著成長」(significant capital expenditures growth),因繼續投入AI研究與產品研發。

大摩看好輝達

大摩分析師Joseph Moore 7月31日將輝達列為「首選個股」,主因市場競爭、出口管制、供應鏈隱憂的疑慮有望「隨時間淡去」。

Moore指出,輝達客戶顯然願意繼續投入資源、研發多款生成式AI。他並提到,輝達晶片從上代的Hopper架構或H100系列晶片轉移到最新世代Blackwell,有望帶動更多銷售額。

Moore調查顯示,客戶普遍希望盡快部署GPU,而即便Blackwell晶片出貨再過幾週就能開始放量,H100的需求依舊深具韌性。由此可見,現在就擔憂輝達客戶的支出狀況,可能為之過早。

輝達7月31日聞訊飆漲12.81%,收117.02美元,漲幅居費城半導體指數30支成分股之冠。

近來嚴重拉回的AI夯股回神。輝達、AMD晶圓代工夥伴台積電ADR飆漲7.29%、收165.80美元,創7月23日以來收盤新高。AI PC處理器供應商高通(Qualcomm Inc.)、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 Technology, Inc.)、網通IC設計大廠博通(Broadcom Corporation)也分別勁揚8.39%、7.08%、11.96%。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輝達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