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中國經濟隱憂,兩年關閉 2 萬所幼稚園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27 日 15: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人力資源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日經亞洲:中國經濟隱憂,兩年關閉 2 萬所幼稚園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中國兩年內關閉 2 萬所幼稚園,顯示出生率下滑衝擊經濟,勞動力萎縮同時,北京當局也急尋解決方案。

中國準備下週展開新學年,統計數據卻在規劃教育和經濟政策的官員心裡敲響警鐘:全國幼稚園關閉數暴增。

中國教育部數據,幼稚園數量2021~2023年減少2萬所,從29萬4,832家降到27萬4,480家。出生率下滑、年輕人就業前景趨於黯淡,且以營利為目標的教育事業受打壓,關閉幼稚園多是私立。

家長以前必須在門口排隊才能申請到最熱門幼稚園,如今這些幼稚園急著開學前招滿學生。2023年學前教育入學兒童少了500萬人,總數到4,092萬人,是自2014年以來最少;教育部數據顯示,去年蒸發超過17萬個全職學前教師職位。

對江蘇省的李女士來說,錢是個問題,她正與丈夫討論要把2歲的女兒送入公立還是私立幼稚園。她說,教育品質「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我們每個月花超過1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5萬元)在女兒身上,養不起第二或第三個孩子。」

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面對孩子數量減少造成學校系統成本和負擔,中國萎縮中勞動人口和政府維持經濟迅速增長、發展高價值和高技術勞動力的努力,影響逐漸浮現。

東京日生基礎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片山由紀(Yuki Katayama,音譯)說,現在要評估中國因應問題的措施還太早,因中國2021年才開始鼓勵生育。但她以高齡化日本為例,警告不應將高齡照護視為優先政策,而擱置兒童保育政策。

她說:「日本將確保高齡社會安全制度視為優先政策,例如高齡照護,而因應生育率下滑的措施據說太少又來得太晚……中國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

中國決策者急尋扭轉出生率下滑趨勢的長期辦法,可能的措施包括讓人民更容易結婚、更難離婚。

這類措施是否有效還待觀察,但政府已採取具體行動,例如加強擴大公立學校規模、補貼符合某些條件的私校,並鼓勵更多學校招收3歲以下兒童進入幼幼班。

研究員認為,當前幼兒園面臨的挑戰,是中國促進較便宜又專業的兒童保育環境的契機,畢竟目前養育孩子的費用相較收入仍偏高。

北京智庫「育媧人口研究」2月報告,中國一個孩子從出生養到18歲的平均花費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6.3倍。比較13國,只有韓國更高為7.79倍;澳洲是2.08倍;美國為4.11倍;日本是4.26倍。

即使中國於2016年停止一胎化政策,生育率仍連七年下滑,人口也在過去兩年接連減少。

影響學前教育的另一因素是打壓以營利為目標的教育活動。2018年中國國務院禁止私立幼稚園資產上市,並禁止上市公司投資營利性幼稚園。

但負擔得起又不喜歡公立學校死板教育的人,仍對私校有興趣。曾海外留學的夫妻說較喜歡私校,因公立學校課程太強調愛國主義。

河南省3歲男孩的父親也說,他傾向選擇私校,因公立學校教師太關注成績,讓人壓力很大,「我們想選讓孩子快樂的地方」。

但無論公立或私立,所有學校都免不了受生育率下滑影響。

(譯者:曾依璇;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