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熱島已讓人難受,研究:城市雨更多形成濕島效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11 日 11:56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城市熱島已讓人難受,研究:城市雨更多形成濕島效應


全球人口愈來愈往城市集中,大樓愈蓋愈多,不只形成熱島效應,科學家還發現,許多城市降雨量都比偏遠地區多,研究員稱為「城市濕島」效應,且研究發現過去 20 年城市年降雨量異常值增加一倍,加劇城市水災風險。

最近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NASA 資助研究,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地球科學家用衛星資料測量 2001~2020 年,全球人口最多 1,056 個城市及周邊順風地區降雨量,發現 63% 城區及下風區年降水量高於毗鄰鄉村。 

就像城市熱島效應,也會產生降雨效應。城市影響區域天氣和氣候的原因是城市建築改變地形的溫度和紋理,影響空氣流動方式,來自工業排放、汽車廢氣甚至樹木產生的氣溶膠形成微小污染顆粒雲,產生或多或少的降雨。

高層建築會阻擋或減慢風速,導致空氣向市中心匯聚,建築物又提供升力源,如兩輛火車相撞後撞擊前端抬升,將溫暖潮濕地表空氣推入上方較冷空氣,發展成雨雲。

此外,城市熱島可能會提供不穩定空氣,如果城市上空比周圍溫暖,就會上升。當城市溫暖空氣上升,會冷卻並形成降雨雲,使順風地區變得濕潤。整體而言,人口、氣溶膠排放量和城市熱島效應較多的城市比其他城市更有可能增加年降水量。

異常多雨量大台北排第六

研究發現,有 63% 的城市降水量異常大,最大的城市包括越南胡志明市、馬來西亞吉隆坡、奈及利亞拉各斯,台北到桃園的大台北都會區排上第六名。37% 的主要城市則是發生乾燥效應,年降水量少最多的是西雅圖,降雨異常少通常發生在位於山谷和低地的城市,附近的山脈對降水的影響比城市足跡本身更大,日本京都和印尼雅加達都是降水量異常低的城市。

但全球「濕島」訊號更強。研究人員指出,城市熱島是一個現象,城市降雨異常也是一個全球特徵。這項研究是同類研究中的第一項。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將於 2027 年公布重要報告,重點關注氣候變遷和城市地區,世界 55% 人口住在城市,比例將增加到 70%。由於城市規模與降水量增加有關,未來更大城市可能對降水量產生更大影響。研究建議,除了強化海綿城市基礎設施,還需種植更多樹木並增加土壤,避免蓋不透水路面,讓水滲透到地下。政府應開始思考城市空間設計如何影響天氣和氣候,並將這些知識整合至長期規劃。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