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太空望遠鏡數據與宇宙再游離模型衝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20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韋伯太空望遠鏡數據與宇宙再游離模型衝突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最新觀測資料,宇宙「再游離」時期結束時間與現有模型產生衝突。

回顧宇宙的歷史,大爆炸(Big Bang)後38萬年間,宇宙是由質子和電子組成的高溫緻密電漿湯。溫度逐漸降低,質子和電子開始結合,形成中性氫原子。之後宇宙進入黑暗期,充滿冰冷且不發光的中性氫霧,直到大霹靂約億年後,第一代恆星和星系形成,天體釋放強烈紫外線,出現大量游離中性氫霧,稱為宇宙「再游離」(Reionization)期。約大霹靂後十億年,宇宙大部分氫霧游離,再游離時期結束。

再游離使宇宙從冰冷不發光狀態,轉變成充滿電漿,此時宇宙已膨脹,電漿物質變稀薄,成為透明宇宙。第一代恆星和星系紫外線游離原本中性氫霧,讓紫外線穿透並抵達地球,使地球觀測者透過望遠鏡觀察此時期事件。天文學家無法直接觀測宇宙再游離過程,只能依賴模型推測結束時間,這些模型基於兩個間接證據:一是測量大霹靂餘輝的光量,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二是透過氫原子吸收譜線,尋找宇宙再游離後遺留的氫霧團。兩項證據幫助天文學家計算再游離過程多少氫被游離,並推算所需能量。

如今,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現有模型提出挑戰。韋伯觀測顯示,第一代恆星和星系釋放的紫外線輻射比預期更多。若完全相信韋伯觀測結果,代表宇宙再游離於大霹靂後5.5億至6.5億年就結束,而非目前估計的十億年。然結果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及再游離後觀測到的氫霧團數據不符,且與許多天文學家預估相反,過去認為第一代恆星和星系的紫外線輻射強度可能沒那麼大。

研究員認為,宇宙再游離期不太可能比預測提前數億年結束。那原因究竟是什麼?可能解釋是,游離後質子和電子重新結合,迅速恢復成中性氫原子。如果頻率比現有模型更高,那游離整個宇宙所需紫外線總量可能增加。之後天文學家需對第一代恆星和星系更深入觀測,同時也需要更完整解釋質子與電子重新結合的頻率。

宇宙再游離模擬:

韋伯望遠鏡與宇宙再游離: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