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新面貌!天文學家揭開「冕」的神祕面紗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25 日 22:30 | 分類 天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黑洞新面貌!天文學家揭開「冕」的神祕面紗


如果有幸觀賞過日全食,必定對月球周圍那耀眼的光環印象深刻。這光環稱為「日冕」,是太陽的外層大氣。儘管密度稀薄到在地球可視為真空,但日冕溫度高達攝氏百萬度,因此日全食期間清晰可見。根據黑洞動力學,黑洞也應擁有類似日冕,但通常極難觀測,如今《天文物理學期刊》研究成功捕捉到這神祕區域的訊號。

活躍黑洞,主流理論認為由甜甜圈狀氣體和塵埃環繞,環內還有沿黑洞旋轉平面排列的吸積盤,從黑洞兩極噴出的電離氣體噴流以接近光速向外加速噴射。這模型可以解釋我們觀測到的不同類型活躍星系核(AGN),因為黑洞相對於我們的觀測視線上的不同,AGN的外觀也會隨之改變。

根據模型,吸積盤最內部區域應該是極高溫且接近真空密度的環境,物質在此處逐漸流入黑洞,形成類似太陽日冕的結構。與太陽日冕相比,黑洞冕溫度更高,可達攝氏數十億度。然而,因為黑洞冕過於稀薄,其光芒常被吸積盤的強光所淹沒。

▲ 這是一張黑洞側視模型,黃色處為吸積盤,藍色處黑洞冕,中間的黑球則為黑洞暗影處。(Source:IOP

因此,研究利用類似觀賞日全食的觀測技巧。一些黑洞氣體與塵埃環會阻擋吸積盤的光線,這類黑洞稱為遮蔽型黑洞;吸積盤光線可直接觀測的稱為非遮蔽型黑洞。遮蔽型黑洞的吸積盤光線被阻擋,得以專注研究黑洞冕特徵。然即使這樣,黑洞冕觀測仍很困難,因太稀薄,但由於黑洞日冕的高溫,使它會釋放出極高能的X射線,而這些X射線可以與遮蔽環中的物質發生散射,從而進入我們的視線範圍。

研究團隊利用NASA的X射線成像偏振探測器(Imaging X-ray Polarimetry Explorer,IXPE)數據,觀測了包括天鵝座X-1、X-3,以及大麥哲倫雲中的LMC X-1和X-3等十多個遮蔽型黑洞,他們不僅成功檢測到黑洞冕散射的X射線,還發現共同模式:黑洞冕不是像太陽日冕的球形,而以吸積盤為基礎,呈盤狀環繞整個黑洞。

這項研究不僅有助天文學家精細化黑洞模型,還能幫助深入理解黑洞如何吞噬物質,以及如何為遠方星系活躍星系核提供能量。技術越進步,之後研究將揭示更多黑洞奧祕,讓我們更接近理解宇宙最極端的現象。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NASA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