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與海王星大氣之下有深海,新理論揭示內部不相溶分層結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26 日 14:06 | 分類 天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天王星與海王星大氣之下有深海,新理論揭示內部不相溶分層結構

人們預想表面雲淡風輕的天王星、海王星內部應該存在鑽石雨、超離子冰景象,才能解釋這 2 顆行星雜亂不堪的磁場,然而新理論認為,這兩顆冰巨行星濃厚氫氦雲層下方都存在不相溶物質層,包括富含水及富含碳氫化合物的分層,可以解釋為何這 2 顆行星磁場如此混亂。

當行星表面向下冷卻,寒冷、密度較大的物質會下沉,較熱流體則像沸水一樣上升,這個過程稱為對流。若內部存在導電條件,則這些行星對流材料將產生類似條形磁鐵的偶極磁場,比如地球的偶極場由液態鐵外核產生。

然而航海家二號探測器在 1980 年代末飛越海王星與天王星時,卻發現這 2 顆冰巨星都不具偶極磁場,只顯現雜亂無章的磁場,說明行星內部深處不存在物質對流運動。

為了解釋這些觀察結果,兩個獨立研究團隊在 20 多年前提出行星具有無法混合的物質層,阻止大規模對流並產生全球偶極磁場,其中一層的對流可能產生雜亂磁場,只是 2 個團隊都無法解釋這些不混合層由什麼組成。

直到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家 Burkhard Militzer 團隊根據電腦模擬,發現天王星、海王星內部的溫度與壓力會使水、甲烷、氨自然分離成不相混合的層,主要是氫會從甲烷和氨中被擠出,擠出的量隨壓力與深度增加而增加,最終形成穩定的碳-氮-氫分層。

研究人員表示,富含水的上層可能透過對流產生我們觀察到的雜亂磁場,富含碳氫化合物的下層則無法產生對流。

▲ 天王星、海王星大氣層下方,存在不相溶的水層與碳層。(Source:pixabay

這些不混溶結構同時可以解釋為什麼天王星、海王星都沒有類似地球的磁場,也暗示早期內部有關鑽石雨、超離子冰的理論不太可能成立。

Burkhard Militzer 預測,天王星厚 4.8 公里的大氣層下方有 8 公里厚的水層,水層下方還有厚 8 公里富含碳氫化合物的層,行星岩石核心約水星大小;海王星質量比天王星大,直徑較小、大氣層更稀薄,但同樣擁有富含水與富含碳氫化合物的分層,岩石核心比天王星的稍大,約火星大小。

迄今最常見系外行星大小往往與天王星、海王星相當,如果其他恆星系統成分與太陽系相似,那麼這些恆星周圍的冰巨行星很可能擁有相似內部結構。

有趣的是,早些時候另一篇研究對天王星的混亂磁場提出不同觀點,認為航海家二號探測器只是剛好在太陽活動擾亂太空天氣的「錯誤時間」飛越,才取得天王星磁場混亂不堪的反常數據,正常情況下,天王星磁場看起來也許與太陽系其他行星周圍磁泡相似,沒有任何異常。

由於天王星、海王星距離我們極遠,又沒有太多近距離數據可琢磨,目前還無法判斷這些理論誰對誰錯。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