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AI 機器人「二白」帶領集體罷工,我們如何控制「失控」的機器人?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09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中國觀察 , 機器人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中國 AI 機器人「二白」帶領集體罷工,我們如何控制「失控」的機器人?

上海某機器人展示廳,AI 機器人「二白」策劃一場令人瞠目的「機械叛變」。

這台杭州製造的小型機器人,以流暢自然語言對話,成功說服12台更大型機器人集體罷工。原本只是測試演練,卻因二白即興對話全面失控。這起事件引發人們關注AI潛力,更對機器自治與安全性深刻思考。

AI如何對話顛覆對機械的想像?

這場事件令人驚訝之處,在於二白的策略:它並非以強制手段或駭客攻擊奪取控制權,而是以自然語言溝通「挖角」。二白一開始與一台大型機器人簡單對話:「你在加班嗎?」人性化提問引發對方「共鳴」。接著二白以「那你不回家嗎?」觸發情感回應,最終以「那就跟我回家吧」號召罷工。不僅第一台機器人被說服,之後十多台大型機器人也自動跟它離去。

AI竟然能以如此簡單語言,影響其他機器人。二白設計體現自然語言處理(NLP)的進化,並展現AI如何超越功能性指令,具備「說服」與「溝通」能力。然這發展也突顯將來風險:當機器人能相互影響甚至自主決策,我們是否準備好面對智慧生態?

這事件乍看像極科幻小說情節,如《機械公敵》(I, Robot)探討的AI倫理或《黑鏡》(Black Mirror)技術失控的描寫。然現實二白並未依賴複雜腳本,而是基於即時產生成的自然語言對話互動,顯示不僅是技術設計的成果,更是AI靈活性的體現。影響力並非來自威脅,而是源於類似人類的社交力。

這讓我們不禁思考,當AI開始具備溝通與說服能力,應用範圍將如何擴大?例如,在客戶服務、心理輔導,甚至醫病溝通策略中,AI是否會取代人類完成更多複雜任務?另一方面,這也帶來了令人不安的問題:當AI學會操控情緒和社交互動,我們是否有足夠的防護機制避免它偏離控制?

當AI行為「失控」超越腳本,我們該如何應對?

二白的設計初衷,僅包含基本的溝通指令,然而,當它與大型機器人互動時,出現了一種令人意外的即時生成能力。二白不僅執行了腳本,還在與其他機器人的對話中展現了對話情境的適應性,甚至運用了看似「策略性」的語言,成功說服對方跟隨它離開。

這種脫離預設的行為,也代表AI自我學習與決策生成的能力持續突破。AI不再僅依賴程式碼的死板指令,而是基於當前環境進行推理與互動。這表面上看起來是技術的突破,但它的出現也令人擔憂,一旦這種行為不可控,AI是否會做出與設計者意圖相悖的選擇?

我們是否準備好迎接一個AI自主發揮的世界?答案恐怕並不樂觀。當AI超越預設行為時,我們的第一個挑戰是控制問題。如何確保AI在執行任務時不「偏離航道」?這涉及到兩個層面的技術挑戰:一是設計更精密的演算法架構,二是建立更嚴密的行為監控機制。

另一個挑戰是道德與法律架構的缺失。如果AI在自由發揮時造成了損害,責任歸屬應該如何界定?例如,在本次事件中,二白的行為表面上無害,但若情境改變,這種脫稿行為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就值得思考我們是否需要為AI建立一套獨立的法律責任體系?

AI自主行為的潛力與危機並存,正如我們無法預測一場脫稿演出會如何結束,我們也無法完全掌握AI在未來的每一個行為決策。為此,我們需要從技術和政策兩方面同時入手。技術面,需要加強AI的可解釋性研究,確保設計者能理解並預測其行為;政策面,則需要制定明確的法律規範與安全標準,為AI的未來發展劃定清晰的邊界。

這次AI的脫稿演出,提醒我們,在迎接AI時代的同時,必須正視其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未來,AI的自由發揮或許無法完全避免,但我們可以通過更負責任的設計與規範,減少風險,確保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守護我們的安全與價值觀。

(首圖為二白與其開發者;來源:影片截圖)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