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掉對手後遭「反噬」!航空帝國走向衰敗,那些壓垮波音的執行長們(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02 日 8:00 | 分類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零組件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吞掉對手後遭「反噬」!航空帝國走向衰敗,那些壓垮波音的執行長們(下)

韓國近期發生空難,由於濟州航空的飛機機型是波音 737-800,使得波音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焦點。但在 2000 年以前,波音原本是間專注於工程的公司,卻因併吞對手遭到「反噬」,成為重視利潤、減少成本、股東至上的公司,而這個態度最終也成為導致空難的主因,其中執行長更是影響這些風氣的關鍵。

第九任執行長:康迪特(Philip Condit),1996-2003

(Source:波音,下同)

談到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波音公司,Condit 可說功不可沒,他透過一系列重大併購而成,尤其是收購老對手「麥道」(McDonnell Douglas)以及航空航天公司 Rockwell Aerospace 和 Hughes Space & Communications 等公司,使波音成為全球最大航空製造商,在民用航空市場無所能及。

然而,這一舉動也使波音也從「工程至上」的公司轉為「股東至上」的營利企業。

完成併購後,Condit 在管理層中添加許多前麥道高層,如 Harry Stonecipher(下任波音執行長),而他們加入後對波音的經營理念進行大幅調整,波音目標從「造最好的飛機」變成「為股東創造更大利潤」,破壞波音曾引以為傲的工程師文化,引起老波音員工的強烈不滿。

面對工程和技術部門的不滿聲音,Condit 決定將波音總部從西雅圖搬到芝加哥,避開這些雜音,而這也為後續波音未來人事變動造成許多影響。在前掌門人 Wilson 眼中,這簡直是「麥道用波音的錢買下波音」,並和周圍人表示培養 Condit 當接班人是他這輩子犯下的最大錯誤。

最終,波音爆發空軍加油機軍購合約醜聞,Condit 雖然沒有相關責任仍引咎辭職,於 2003 年卸下執行長一職。

第十任執行長:斯通西弗(Harry Stonecipher),2003-2005

Stonecipher 接手 Condit 的職位後,主要致力於修復與空軍的關係,波音因此得以再次競標空軍合約,同時他也進行財務改革,主要提升股東的回報率,辦法就是「輕資產化」,他把飛航安全最根基的機體製造,當成「沉重的包袱」丟掉,只保留設計和總裝,其他外包就好,不再親自管理製造流程,種下之後飛安的禍因。

事實上,擔任麥道執行長時,Stonecipher 早已是討好股東、減少成本、增加利潤的作風,當時成為麥道財務危機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到了波音後他依然採取這種行事作風,使波音成為「波音皮、麥道骨」的局面,最終給波音帶來難以挽回的後果。

在他領導下,波音啟動代號「7E7」的重要計畫,其中 E 代表效率,之後該飛機正式命名為「波音 787 夢幻客機」(Boeing 787 Dreamliner),是著重燃油效率和長航程的寬體飛機,其中數字 8 是取自中國福氣話,當時波音正向中國航空運輸公司尋求訂單。787 是以 777 為設計基礎,但 Stonecipher 著重於簡化生產流程,以壓低成本。

雖然在他任內啟動了「波音 787 夢幻客機」專案,但這是波音有史以來使用外包最多的一架飛機。Stonecipher 認為,機身製造廠投入高但回報率低,屬於落後產能,因此於 2005 年以 9 億美元、附帶 3 億美元債務,出售威奇塔機身工廠給投資公司 Onex,該廠最終變成勢必鋭(Spirit AeroSystems)公司。 而 Stonecipher 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可以透過關閉營運賺很多錢」(You can make a lot of money going out of business)。

同年,Stonecipher 因為鬧出緋聞而辭職下台。

第十一任執行長:麥克納尼(James McNerney),2005-2015

在選出下一任執行長前,董事會有三個人選,分別是波音民用飛機集團(BCA)執行長 Alan Mulally、負責波音防務的 James Albaugh 和當時還是 3M 執行長兼任波音董事的 McNerney。

波音員工期待 Mulally 成為執行長,因為是工程師出身,又對波音 727、737、747、757、767及波音 777 的研發做出貢獻,他們相信能使原被麥道管理層搞亂的波音重回正軌。然而,最後董事會選擇 McNerney 擔任執行長,成為首位由外部人士擔任的波音執行長,因為在他帶領下,3M 的財務表現更優秀。至於技術型候選人 Mulally 則去福特汽車擔任執行長。

做為波音首位沒有航空背景的執行長,McNerney 將經營重點放在「成本控制」,首先是繼續推進「波音 787 夢幻客機」專案,並決定將 737 系列升級為「737 MAX」,而非開發新機型。

787 夢幻客機專案預算狂砍,反成最耗錢的專案

由於波音 787 使用許多開創性技術,這意味需要很多研發成本,但同樣信奉減少成本的 McNerney 決定大砍研發預算。在上一任 Stonecipher 時期,波音 787 研發預算被限制在波音 777 的 60%,但在 McNerney 要求下成本壓縮至 55 億美元,而且研發過程大量採用外包與聯合研發,使得波音工程師與 McNerney 的衝突不斷加劇。

其中一個最嚴重的衝突是在 2008 年,約 2.7 萬名波音員工參與大罷工,因為將員工福利縮減並將大量工作進行外包,這也是波音 30 年來最大規模的罷工,促使 McNerney 決定在南卡羅萊納州北查爾斯頓建立一間工廠,以報復工會的罷工行為,後續也揭露該工廠的員工素質低落、品質管理和生產管理問題,而該廠生產出來的飛機品質堪憂。

整體來說,由於生產延誤和供應鏈問題,波音 787 夢幻客機從華盛頓州西雅圖佩恩機場(Paine Field)首飛,比最初預計時間晚三年半。由於技術難度過高、專案不斷延期,最終研發費用甚至高達 320 億美元。

波音 737 MAX 省成本,埋下飛安隱憂

除了波音 787,另個專案「波音 737 MAX」遭受更大衝擊。737 MAX 是一款比 787 更小的短程飛機,主要拿舊的 737 機款配備更大的 Leap引擎,好跟空中巴士的新世代單走道客機 A320 Neo 競爭,後者採用節能引擎 Leap,具有良好的燃油效率。

▲ Leap。(Source:維基)

由於 737 MAX 是舊款加上新引擎,波音宣稱熟悉 737 機款的飛行員不需重新訓練即可駕駛,因此一推出便獲得成功,全球各地訂單開始湧入,包括印尼廉航獅航(Lion Air)和衣索比亞航空(Ethiopian Airlines),但管理層忽略的是舊的 737 機型並不完全適合 Leap 引擎。

McNerney 上任後挽救了波音財報,投資本益比從 20% 提升到 50%,股價也穩定上漲,而他在任期滿 10 年後安全下莊,但在這種壓縮成本、只重財報、不重工程的情況下,最終導致兩場嚴重的飛安事故,重創波音聲譽,使得下一任 Dennis Muilenburg 因而辭職。

第十二任執行長: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2015-2019

Muilenburg 於 1985 年加入波音,從底層工程師到波音商用飛機和軍工部門的專案經理,再成為波音防務部門負責人,最後升到執行長,無疑是「老波音」人。

然而,Muilenburg 與前面幾位執行長一樣,採取「降低成本、利潤優先、股東優先」策略,並於任期間每年使用現金流進行鉅額的股票回購和分紅,幾乎等同波音 787 的研發成本。從 2010 年底到 2018 年,波音財務表現非常出色,8 年間自由現金流增加六倍,股價從 70 美元飆升至 425 美元,該公司公布的年總回報率為 29.5%,超過微軟(21.7%)、蘋果(19.6%)和 Alphabet(18.0%)。

這一切精彩數字都在 2018 年和 2019 年墜機事件後戛然而止。

2018 年 10 月,印尼獅航一架波音 737 Max 8 客機在起飛後墜毀,機上 189 人全數罹難。儘管發生重大飛行安全意外,波音 787 仍銷售良好,當年該公司營收甚至創下 1,010 億美元紀錄,淨收入超過 100 億美元。

到 2019 年 3 月 1 日,波音來到歷史新高的收盤價 440 美元。但短短幾天後,同樣使用 737 MAX 8 的衣索比亞航空 302 號班機墜毀,機上 157 人無人生還,與前一起印尼空難相差不到五個月。這兩起空難部分肇因是 737 Max飛行控制系統故障,在衣航空難後,全球暫時停飛波音 737Max 客機,後續調查發現波音團隊長期隱瞞 737 Max 系列的設計問題,Muilenburg 也於 2019 年被迫下台。

第十三任執行長:卡爾霍恩(Dave Calhoun),2020-2024

Calhoun 於 2009 年加入波音,2014 年至 2019 年間曾在黑石集團(The Blackstone Group)工作,曾在奇異公司(GE)工作 26 年,擔任營運、財務及行銷等多個職位。他接任執行長後,面臨 737 MAX 危機和新冠疫情衝擊,由於波音成本和支出驚人,每年虧損高達數十億美元,同時還要挽回波音的聲譽。

雪上加霜的是,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 737 Max 9 客機起飛後,突然發生艙門脫落,導致艙內失壓而緊急迫降,所幸機上 177 人無人傷亡,經查發現波音 737 MAX 9 飛機上有多處螺栓鬆動,波音和勢必銳有多起違規情事。對此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無限期延長波音737 MAX 9客機的停飛期限,也引發外界批評聲浪。

面對外界對波音的飛機品質和飛行安全,波音執行長 Dave Calhoun、波音董事長 Larry Kellner 和波音商用部門主管 Stan Deal,三位巨頭一起離職,正式宣告換血改組,希望趕緊止血。

第十四任執行長:歐特伯格(Kelly Ortberg),2024~

最後一位是 2024 年剛上任的 Ortberg,他現在所需要面對的是扭轉公司頹勢,恢復獲利能力。同時,波音 10 月計劃裁員 10%,即 1.7 萬名員工,但引發工會罷工,長達至少七週以上,並導致最暢銷的機款 737 Max、777 客機和 767 貨機的產線停擺。

目前波音已股價跌至四年新低,據傳該公司計劃籌集 250 億美元的債務和股本,以避免現金短缺。Ortberg 未來如何協助公司走出鉅額虧損的營運危機、如何重拾大眾的信心、面對更嚴厲的主管機關審查風暴,都考驗著這位執行長的智慧。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echNews 科技新報(@technewsinside)分享的貼文

(首圖來源:波音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