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言論」的代價,Meta 開放實驗是否會失控?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14 日 8:00 | 分類 Facebook , 數位內容 , 社群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自由言論」的代價,Meta 開放實驗是否會失控?

Meta 近日宣布取消事實查核計畫,並放寬對仇恨言論與虛假資訊的限制,此舉不僅引發公眾譁然,更讓人質疑社群媒體巨頭是否在刻意放任言論空間成為仇恨與假消息的溫床。

在自由言論與社會責任之間,Meta選擇交由用戶自行審核內容,但這種群眾自治模式是否真能平衡平台的道德責任與法律風險?當平台放手不管,數位社會是否就此朝向極端化與分裂的方向邁進?

當Meta從「內容把關者」轉型為「社群協調者」

Meta最近的調整方向,不僅挑戰了社交平台的法律和道德底線,也使得平台面臨更多的法律風險與責任。從平台法律責任的角度來看,Meta正在從一個「把關者」轉變為「放任者」,這一轉變直接觸碰到《通訊端正法案》(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CDA)第230條的核心問題。該條款賦予網路平台對用戶生成內容的免責權,只要平台保持「中立仲介」的角色。

這一政策轉變讓Meta從內容把關者轉型為社群協調者,充分利用(CDA)第230條賦予平台的法律豁免,藉此放寬平台的內容審核參與度。然而,當平台選擇將決策權更多地交回社群時,必須考量用戶自治是否能有效抵禦有害內容的蔓延,例如仇恨言論、假資訊甚至公共健康陰謀論等。例如,在公共健康或人身安全領域,像疫苗陰謀論或煽動暴力的內容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受害者可以主張平台未履行合理注意義務(duty of care),甚至對相關損害負有法律責任。

美國:法律豁免Meta放寬內容審核

在美國,Meta得以依賴CDA第230條的法律保障,避免因用戶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引發的法律責任,這使其在本土營運時享有較大的豁免空間。然而,CDA第230條的核心原則是中立仲介,即平台若對內容進行選擇性或片面干預,可能導致豁免地位的質疑。

此外,該條款對仇恨言論和虛假資訊的規範相對寬鬆,給予平台較大的管理靈活性。然而,當Meta選擇放寬內容審核,並允許部分爭議性言論的存在時,這一方式可能會引發用戶和法律機構對平台是否履行合理注意義務(duty of care)的質疑,特別是在特定內容造成實際損害的情況。

歐盟:Meta將面臨高達全球年營收6%的罰款

相較於美國,歐盟的法律環境對於平台內容治理提出了更高的合規要求。《數位服務法》(DSA)規定,平台需積極主動地辨識和移除非法內容,包括仇恨言論和歧視性內容,並需定期報告其內容管理策略與成效。一旦Meta的政策被視為放任仇恨言論或虛假資訊的傳播,可能構成違反DSA的行為,面臨高達全球年營收6%的罰款,並損害其品牌聲譽。

歐盟還強調數位平台的透明性與問責性,要求其在不同的文化與法律背景下保持內容治理的一致性。因此,Meta在歐盟地區需採取更加謹慎且透明的管理措施,平衡自由言論與法律責任,以避免引發跨國法律風險和用戶信任危機。

內容管理是用戶的責任嗎?

Meta試圖以自由言論為名,將內容管理的責任交回給用戶,但這種放手更像是一種規避責任的策略。雖然短期內或許可以減輕平台的管理壓力,但放任仇恨言論和假資訊的泛濫,不僅可能觸發更大的法律風險,也可能損害平台的商業模式與公信力。

有鑑於此,Meta需要迅速採取補救措施,例如建立透明的審核機制、引入獨立監督機構,以及明確針對仇恨與虛假資訊的應對方案。否則,法律追責的步伐可能比Meta想像得更快、更沉重。在這場法律與道德的博弈,稍有不慎,便可能墜入深淵。Meta的選擇,將深刻影響全球數位社會的法律規範與道德風向。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