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前,俄羅斯有超過 1.4 億人口,烏克蘭則僅 4 千萬人口,剛好只是俄國的零頭部分,因此俄國認為自己靠著兵力優勢一定能壓制烏克蘭,戰術上俄國直到現在也還是持續使用犧牲人命的衝鋒方式。但是烏克蘭可就不能這樣做了,而是必須盡可能思考如何減少人命的損失,才能與俄國一搏。
於是,烏克蘭很自然的,會思考盡量讓無人裝置上陣,這也就造就了烏軍於 2024 年 12 月立下了人類戰爭戰術史上的一個新里程碑:進行了首次全無人的戰術進攻。這次攻擊是由烏軍哈爾科旅(Khartiia Brigade)──名稱來自於最早源於防衛哈爾科夫的志願民兵──進行。
這次戰術進攻中,真人士兵都在安全的後方 2 公里遠處遙控無人裝置,在無人機照看下、裝載機槍的無人車越過散落著雪的戰場,無人車可排除敵方地雷,也能布雷,由這些無人裝置先打頭陣,之後真人步兵才在已經排除敵人的狀況下推進,因為,機器壞了再做一台就好,人命沒了一去不復返,所以烏軍決定把危險的前線偵查、掃雷、布雷、突擊,都交給機器無人裝置。這成為俄烏戰爭中,也是人類戰史中,首次全無人裝置的一次戰術進攻。
「天網」時代是否很快到來
烏克蘭應用各種無人裝置的戰術發揮奇效,不過俄軍也不是木頭,每當烏克蘭新的無人裝置戰術生效,俄軍也會想出反制的方法,每次新的戰術應用想法成功,大多只能取得幾週的優勢,最多也只能取得幾個月的優勢,之後俄軍就想出怎樣應付的辦法了,雙方就是這樣彼此激烈競爭進步,畢竟是生死交關的戰爭。
烏克蘭在無人機方面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智慧輔助無人機,下一階段,可能連遙控的部分都能省去大半,這樣的軍事科技發展趨勢,對於人員短缺的烏克蘭來說,可說相當有利,將能逐漸扳回原本在人口規模上的劣勢,但是也讓人不禁有點擔心:「天網」的時代是否很快將到來了呢?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