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火箭垃圾再入大氣層,每年有 26% 機率進入繁忙空域](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2/07122641/space-junk-800x533.jpg)
隨著商業任務火箭發射頻率增加,不受控制再入大氣層的廢棄火箭垃圾碰撞風險也與日俱增,據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科學家計算,繁忙航空領域每年發生此類事件的可能性高達 26%。
常聽聞太空碎片又掉進哪個村莊、國際太空站為了避開垃圾機動調整軌道、大型廢棄物再入大氣層而導致領空關閉等,太空火箭垃圾破壞空中交通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當衛星發射到太空,殘留的火箭部件多數時間仍留在軌道,若軌道高度太低,它們將以不受控制的方式重新進入大氣層。
多數材料會在大氣層內燃燒,但也有許多碎片持續朝地面墜落,2024年,地球軌道分布 2,300 多個火箭廢件,不受控制地重新進入大氣層的垃圾則破紀錄超過 120 個。
最近,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團隊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新研究更發現,每年火箭垃圾有 26% 機率再入大氣層並通過繁忙的航空飛行區域,儘管碎屑撞到飛機可能性很低,但不受控制的垃圾仍為航空公司與乘客帶來額外成本。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數據,2025 年航空客運人數預計增加近 7%,因此有效緩解太空垃圾的策略變得更加迫切。
為維護航空與乘客安全,國際越來越多聲音呼籲盡速規劃新標準,由於太空火箭垃圾重新進入大氣的過程很複雜,新研究認為航太產業可以朝設計可受控再入大氣的火箭目標前進,以最大程度減少為閃躲太空垃圾而執行的空域關閉、飛行航線轉移等經濟成本。
- Rocket junk may enter busy airspace with twenty six percent chance
- Space rocket junk could have deadly consequences unless governments act
- Risk of falling space junk impacting planes is growing, researchers warn
(首圖為示意圖,來源:麻省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