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生成式 AI 手機推動記憶體技術革新,PIM 與 Wide I/O 超關鍵](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2/07161509/shutterstock_2463032929-800x450.jpg)
隨著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型手機產業正迎來全新的轉型契機。根據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分析,生成式 AI 與智慧型手機的結合,不僅將改變使用者體驗,還將帶動記憶體技術的創新,進一步影響全球供應鏈及市場競爭格局。
Counterpoint Research 指出,2023 年全球出貨的 11.7 億支智慧型手機中,符合「生成式 AI 智慧型手機」定義的占比不到1%,但隨著主要手機 OEM 積極在中高階與旗艦機種中導入生成式 AI 功能,預計到 2027 年生成式 AI 智慧型手機的出貨滲透率將達到 43%,裝置使用基數(Installed based)則有望突破 10 億台,進而推動記憶體需求成長。
目前智慧型手機主要用於娛樂用途,如影音串流、遊戲等,對於記憶體頻寬的需求有限。然而,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導入,智慧型手機在生產力上的應用將大幅提升。雖然大部分運算仍將依賴雲端處理,短期內對手機端頻寬的擴增需求有限,但隨著 AI 模型的複雜性增加,未來對於高效能記憶體的需求將逐步升高。
記憶體技術革新,PIM 與 Wide I/O 成關鍵
Counterpoint Research 指出,為因應生成式AI對記憶體效能的需求,產業正積極探討多種解決方案,包括 PIM(Processor In Memory,記憶體處理器)、Wide I/O(寬輸入輸出)與特殊記憶體技術,以及 LPDDR(低功耗雙倍資料速率記憶體)。
Counterpoint Research 解釋,PIM 技術透過在記憶體內直接執行部分運算,降低資料在 CPU 與記憶體之間傳輸的延遲與能耗。此技術特別適用於高階智慧型手機,能在不增加功耗與散熱的前提下提升頻寬。然而,由於 PIM 需與特定處理器協同開發,標準化進程相對複雜。目前三星已與 Google、高通和 AMD 合作開發相關技術,SK 海力士、美光也積極投入。
再來是 Wide I/O 與多通道技術,隨著摺疊手機的興起,裝置內部空間限制有所解套,為引入多通道記憶體提供可能。蘋果目前在MacBook上採用的統一記憶體架構(Unified Memory Architecture),或將應用於未來的智慧型手機,以提升資料傳輸速度。
最後是 LPDDR6 與算術邏輯單元(ALU)整合。LPDDR6 預計將成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的主流記憶體標準,透過製程微縮提升速度並降低功耗。此外,將算術邏輯單元整合至 DRAM 中,可進一步提升計算效率,減少對外部處理器的依賴。
供應商需確保效能與成本優勢
隨著記憶體需求的變化,供應商需調整策略以保持競爭優勢。Counterpoint Research 建議記憶體供應商應與客戶需求同步,密切關注智慧型手機 OEM 的產品開發方向,確保記憶體解決方案能滿足新興需求;同時,記憶體周邊電路(Peripheral)技術領域尋求創新,包括減少延遲與提升資料處理效率的解決方案;確保效能與成本優勢,應對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
未來展望,生成式 AI 將使智慧型手機轉型為生產力與娛樂兼具的多功能平台,不僅將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還將推動記憶體技術的創新與供應鏈的重組,為記憶體供應商與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帶來全新挑戰與機遇。
Counterpoint Research 研究總監 MS Hwang 表示,隨著生成式 AI 功能在智慧型手機中的快速普及,市場競爭預期在未來幾年將更加白熱化。供應商若能在技術創新和成本效益上實現突破,將有望在這場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鞏固領先地位。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