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質子內部量子世界,科學家開發出通用模型](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2/10180918/proton-particle-800x448.jpg)
質子內部夸克與膠子在不斷變化的量子場相互作用,是粒子物理學最難理解的世界之一,現在,物理學家利用量子資訊與量子糾纏概念開發一種新框架,能清楚描述這些難以捉摸的相互作用。
此通用模型首次成功解釋所有實驗數據,由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BNL)、石溪大學(SBU),墨西哥 de las Américas Puebla 大學(UDLAP)、波蘭科學院核子物理研究所組成的科學團隊開發,研究人員假設儘管質子尺寸極小,但構成質子質量的夸克和膠子仍有所糾纏。
質子非基本粒子,而是由 3 個夸克(2 個上夸克 + 1 個下夸克)組成的強子,它們被膠子傳遞的強交互作用綑綁在一起,這股力量非常強大,以至於質子內部動力學行為極度複雜,涉及夸克與夸克之間的膠子交換、夸克與各種真空凝聚體交互作用。
為理解質子內部世界,科學家常以高速電子撞擊質子進行電磁相互作用,而研究團隊在此決定用熵測量糾纏,基於糾纏熵可以更方便衡量電子與質子碰撞產生的熵。
該團隊表示,這種方法對未來粒子對撞機數據的解釋將變得更簡單和準確,結合新實驗數據後,研究糾纏熵的方法應該有助闡明現代核物理學重要問題,比如強相互作用如何結合質子內的夸克和膠子、較大原子核如何影響單質子特性。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