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傳出,中國一家企業已暫停出口一款用來處理車用電池金屬──鋰的材料,顯示製造商已開始執行北京政府提出的出口管制措施。
路透社18日獨家報導,根據熟知詳情的人士說法及路透查閱的文件,江蘇久吾高科(Jiangsu Jiuwu Hi-Tech)1月告知客戶,2月1日起停止出口一款被稱為「吸附劑」(sorbent)的過濾膜。
中國為全球最大的吸附劑生產國,這種吸附劑主要用來從鹽湖或其他溶液中提取鋰。分析人士直指,由於北京當局對數據嚴加保密,因此其真實的市場規模難以估算。
久吾高科的決定,顯示即便北京當局1月僅提議要管制部分電池與鋰技術的出口,就能直接改變業者的作法。若當局真的核准限制令,則企業若想出口特定產品,將須申請政府執照。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鋰萃取商高層透露,久吾高科及同業藍曉科技(Sunresin New Materials)正在跟政府針對最新提議進行協商。
雖然目前不清楚禁令若實施、對產業的管制有多嚴格,但光是這項威脅,就顯示北京當局希望利用其在鋰開採和加工領域的霸主地位,做為跟華盛頓貿易戰升溫時的談判籌碼。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