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樣本支持模型,月球背面曾是一片岩漿海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9 日 15:5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嫦娥六號樣本支持模型,月球背面曾是一片岩漿海

無法直接從地球觀察的月球背面始終保持神祕,近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團隊分析嫦娥六號任務採集的月球背面樣本,進一步支持早期月球背面曾用有全球性液態岩漿海的模型。

人類正不斷深入探索太空領域,月球背面資源與科研潛力也愈發受到關注。2024 年 5 月,中國發射嫦娥六號任務,6 月 2 日降落於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並於 6 月下旬成功帶著首批月球背面樣本(共計 1935.3 克)返回地球。

南極-艾特肯盆地平坦的表面暗示該地區曾有過大量熔融岩漿活動,中國地質科學院團隊參與分析了這批月背樣本,發現從該地區收集的玄武岩碎片與先前 NASA 阿波羅任務收集的低鈦玄武岩相似,即一種岩漿冷卻後形成的火成岩,進一步支持早期月球背面曾擁有全球性液態岩漿海洋的模型,且存在時間可能達數千萬~數億年。

但某些樣本鈾、鉛同位素的比例與阿波羅任務樣本有所差異,對此團隊認為,約 42 億年前一個 2,500 公里寬的盆地可能影響該地區地函化學和物理特性。

團隊表示,進一步分析或許能幫助我們提出月球起源與演變的新概念。新論文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