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望遠鏡 10 年數據追蹤,天王星一天時長比過去計算多 28 秒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8 日 12:3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哈伯望遠鏡 10 年數據追蹤,天王星一天時長比過去計算多 28 秒

天王星手頭多了點時間。一組國際天文團隊使用新方法與哈伯太空望遠鏡 10 年數據,對天王星內部旋轉速率進行新測量,完善該行星自轉週期,發現天王星的一天比過去航海家 2 號數據估計值還要多 28 秒。

1986 年 1 月,航海家 2 號飛越天王星,成為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探索天王星的飛行器,為我們提供天王星大量數據與第一張詳細影像,最明顯特徵之一是天王星軸向傾斜達 98 度,這代表相對其他太陽系行星微微傾斜,這顆行星卻像是「躺著」繞太陽公轉,因此海王星的夏季太陽總在頭頂,冬季永遠處於黑暗;此外,天王星繞太陽公轉一圈需 84 年,代表這顆行星的夏季與冬季一次都持續 40 年。

而天文學家也基於航海家 2 號的直接磁場測量數據、極光發射的無線電訊號,計算出天王星自轉週期為 17 小時 14 分 24 秒。

然而航海家 2 號當年終究僅一瞥天王星,這個世界變化很慢,想研究它,我們需投入更長時間。

過去 20 年來,哈伯太空望遠鏡也不時捕捉天王星可見光、紅外光影像,從這些數據我們瞭解天王星極地地區甲烷含量明顯低於赤道地區,也是甲烷使天王星呈現淡藍色的原因;進入夏季後,北極地區變亮變暖,霧霾層也會增加。

▲ 哈伯太空望遠鏡於 2022 年 10 月拍攝 3 張天王星動態極光影像。(Source:哈伯太空望遠鏡/ESA)。

確定行星內部自轉速率具一定挑戰性,現在,法國馬賽天體物理實驗室天文學家 Laurent Lamy 團隊開發一種追蹤天王星極光旋轉運動的創新方法,並根據哈伯太空望遠鏡 2011~2022 年間長達 10 年的觀測數據進行最新分析,結果發現天王星自轉一圈實際上需 17 小時 14 分 52 秒——比航海家 2 號近 40 年前提供的數據估計值多 28 秒。

研究人員表示,相同方法未來也可用於確定任何具磁場、極光天體(包括系外行星)的旋轉速率。

天文學家將繼續觀測天王星季節變化,無論如何,有一點非常明確,即航海家 2 號當年揭示天王星是個毫無特色的世界,僅僅是因時機不對,也許現在是向外太陽系發送另一艘飛行器的好時機。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

(首圖來源:哈伯太空望遠鏡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