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能支持植物生長、儲存水分,但它還有更多奧祕。最近,科學家發現鮮少被探索的深層土壤是一種全新微生物的家園,這些細菌以碳、氮為生,清理著從土壤表層沖刷下來的物質。
除了支持植物生長,土壤也協助水分儲存滲透、調節地表水流以減少洪水風險,還培養對生態系統平衡至關重要的微生物群以促進養分循環;更重要的是,土壤也協助儲存碳,減少大氣二氧化碳濃度。
然而我們還未完全理解這片滋養大地的土壤。名為 Critical Zone 的區域自樹梢向下延伸 200 公尺,囊括植物、土壤圈、地下水含水層等,負責調節土壤形成、水循環、養分循環等基本過程,對糧食生產、水質、生態系統健康度至關重要,其中,「深層土壤」至今仍是 Critical Zone 區域常被忽視的生態系統。
近日,密西根州立大學團隊生物學家從美國愛荷華州、中國深 21 公尺的土壤樣本中,都發現一個完全不同且相對豐富的細菌門,稱為 CSP1-3。
研究人員提取這些生活在深層土壤的微生物 DNA,發現 CSP1-3 祖先數百萬年前生活在水中(溫泉和淡水),但演化過程至少經歷一次棲息地重大轉變,如今定居在土壤環境──最初在表層土壤,後來移至深層土壤。

▲ CSP1-3 微生物演化過程的棲息地變化。
多數人認為這些微生物像孢子或處於休眠狀態,然而 DNA 檢查結果表明這些微生物很活躍,它們不只是深層土壤環境的罕見成員,而是佔據主導地位,只是生長緩慢以適應貧瘠的深層土壤環境。
大多數植物根系分布在表層土壤,雨水會迅速穿過此區,而深層土壤體積與面積都大得多,也保留更多水分,生活在此區域的 CSP1-3 微生物便以從表層土壤沖刷下來的碳、氮為生,同時像過濾雜質的清道夫一樣幫助淨化水源。
研究員還不清楚 CSP1-3 微生物代謝污染物的能力,若能順利在實驗室培養確認,這些微小細菌或許可成為解決地球緊迫環境污染問題的大功臣。
新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 MSU scientists discover new microbes in Earth’s deep soil
- Entire world’s water could be purified by new microbes found hiding by US scientists
(圖片來源:密西根州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