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多國都正面臨醫護人才短缺,第一線醫護過勞嚴重,英國與韓國都引發醫護罷工抗議,台灣雖然尚未發生醫護大罷工,但護理師「以腳投票」爆發離職潮,醫療現場越來越吃緊。醫療產業界思考人工智慧是否能減少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負擔,印度阿波羅醫院就打算仰賴 AI 解決醫護過勞問題。
印度阿波羅醫療體系總計有 1 萬床規模,是印度最大醫療體系之一,阿波羅醫療體系兩年來投入數位開支 3.5% 給 AI,今年還要增加,希望藉 AI 介入,讓醫生與護理師每天省下兩三小時,改善過勞問題。
阿波羅 AI 功能許多都還在測試階段,或早期階段,想法包括讓 AI 分析患者電子醫療紀錄再給予診斷、檢查與治療建議,如最適合抗生素建議;也包括幫助醫師記錄病歷,以及幫助護理師更快填寫紀錄,更快處理出院手續等。
想法有些舊 AI 一再失敗,如微軟與 IBM 試圖用 AI、機器學習診斷治療,都發生錯誤率極高,老是提出荒謬診斷,或建議天馬行空甚至危險療法等荒謬事件,只能說想用 AI 要取代醫生護理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 AI 取代文書行政作業,如將醫師與病患對話轉成文字,自動摘要,或自動提取檢查結果紀錄,完成病歷紀載,以及自動完成行政作業表格等,已相對成熟,且的確能省下許多行政庶務時間,尤其各國醫療保險與福利制度造成文書作業時間暴增,各種登記、單據、報告,占用時間可能高達二三成。
阿波羅醫院希望用 AI 工具減少護理人員負擔,改善高達 25% 員工流動率。但若現況沒有改善,繼續惡化,2025 財務年度流動率將高達 30%。
印度其他醫療體系也大力投入 AI,如強力醫療(Fortis Healthcare)、塔塔紀念醫院(Tata Memorial Hospital)、馬尼帕醫療體系(Manipal Hospitals)、那羅延健康(Narayana Health)、豐滿醫院(Medanta)、阿斯特慕奔醫師醫療(Aster DM Healthcare)都在努力開發 AI 工具。
畢竟,各大醫療體系護理人員流動率都半斤八兩,印度雖是先進國家汲取護理人力的對象,可無法再靠別國補充,只好寄望科技了。
(首圖來源:Apollo Hospi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