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讚折一元」爆炸的喜傑獅如何負起活動責任?提告網友以求免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1 日 18:58 | 分類 數位廣告 , 社群 , 科技生活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之前「一讚折一元」爆炸的喜傑獅如何負起活動責任?提告網友以求免單

台灣客製化筆電品牌「喜傑獅」因一場名為「一讚折一元」的促銷活動引發爭議,不僅導致品牌退出消費市場,還對 328 名消費者提起訴訟,掀起行銷圈與社群的熱議。這家成立於 2007 年的本土品牌,曾以客製化、在地化服務在台灣、日本等地闖出名號,如今卻因一次行銷失誤退出了消費圈、重新回到 B2B 的老環境中,成為科技品牌危機管理的警世案例。

促銷活動失控,與消費者溝通斷層

2024年11月,台灣筆電品牌喜傑獅(CJSCOPE)為慶祝中華隊奪得世界棒球12強冠軍,於社群平台推出「1讚折1元」促銷活動。​該活動吸引大量關注,短時間內累積超過1.7萬個讚,代表每台筆電可折扣新台幣1.7萬元。​然而,活動期間,喜傑獅多次修改活動規則,包括縮短活動時間、限制適用產品等,引發消費者不滿。​此外,官方網站在活動期間無法連線,喜傑獅聲稱遭駭客攻擊,但有網友質疑是公司自行關閉網站。​

面對爭議,喜傑獅於2024年11月26日宣布結束活動,並表示原始貼文因違反社群規範被下架。​2025年1月17日,總經理劉志煌發表道歉聲明,承認活動設計不周,並宣布公司退出消費型市場,專注於企業與專業領域的客製化服務--原本以為活動將逐漸落幕,沒想到喜傑獅再一波新操作,又把自己推上輿論的風口。

發起訴訟再引風波

4月初,一群參與活動的消費者組成自救會找到喜傑獅註冊地所在公司「天獅國際」的訴訟資料,表示喜傑獅向士林地方法院對328名消費者提起訴訟,主張訂單因「顯著錯誤」無效,要求免除履行義務。此舉被消費者自救會批評為「以訴訟規避責任」,進一步重創品牌形象。喜傑獅的退出與訴訟策略反映了中小型科技品牌的生存困境,實際上客製化筆電市場競爭激烈,利潤本就有限。喜傑獅可能因財務壓力選擇硬碰硬,但訴訟成本與商譽損失恐遠超預期--轉型企業市場雖能避開零售爭議,但企業客戶對品牌信任與穩定性的要求更高。

很明顯地,喜傑獅當初單純是覺得自己的活動應該不會受到多少關注,頂多一兩千的讚數,公司的營運模式還能夠撐起,但實際上社群媒體發達年代,不管是制定什麼樣的行銷活動,最好都以「最高上限」做評估,以避免發生不可預期的狀況。

行銷策略失焦

從行銷視角來看,喜傑獅的促銷設計堪稱「高風險低回報」,喜傑獅試圖透過社群互動提升能見度,卻忽略台灣消費者對折扣的敏感度與社群傳播的放大效應,導致活動失控。公告反覆修改的舉動,更凸顯品牌在數位時代缺乏透明化的危機意識。更致命的是,喜傑獅在危機的應對顯得被動且缺乏同理心。活動爭議爆發後,品牌未立即公開澄清,而是選擇修改條款,試圖「技術性補救」。此舉不僅激怒消費者,也讓網友透過截圖與社群串聯,將事件推向全國焦點。

其實這個事件有許多方式可以處理,例如道歉後贈送折扣卷、進行筆電抽獎,就當做花一筆大規模的行銷費用。但喜傑獅的各類近似逃避、推卸責任的作法,導致即便他們真的是網站出問題導致無法下單、消費者也不會對他們的說法買單。

喜傑獅假設想重回消費者市場,可能要再過個五年、十年等消費者逐漸遺忘…或是換個名字重新出發才有機會。

(首圖來源:喜傑獅官網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