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夸克是目前已知最重基本粒子,它本身就是個奇妙物理系統,過去 30 年來各粒子加速器一直對頂夸克進行動量研究。近日,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緊湊緲子線圈(CMS)實驗宣布,可能發現有史以來最小的假想強子,名為 toponium。
CERN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由 4 個主要實驗探測器組成,分別為超環面儀器(ATLAS)、緊湊緲子線圈(CMS)、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實驗(LHCb)、大型離子對撞機實驗(ALICE),這些年不斷推動粒子物理學研究進展。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SM)是描述宇宙基本粒子與 3 種基本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的最佳框架,但它仍不是完整理論,因為它無法解釋暗物質、暗能量等現象,也缺乏對重力的解釋(重力目前主要由廣義相對論描述)。
夸克就是由標準模型解釋的一種基本粒子,目前已知夸克有 6 種「味」,其中頂夸克(top quark)是最重基本粒子,質量高達 173 GeV,透過強核力與其他基本粒子作用,透過弱力衰變為 W 玻色子與底夸克,有時衰變為奇夸克,衰變為下夸克非常罕見。
夸克互相結合則形成稱為「強子」的複合粒子,與另外 5 種夸克不同之處在於,質量巨大的頂夸克壽命極短,來不及在強核力作用下形成強子,在生成束縛態之前就已藉電弱交互作用衰變成其他粒子,因此頂夸克偶素並不存在,也代表頂夸克的誕生與衰變「不受」量子色動力學相互作用影響。
註:夸克偶素(Quarkonium)指一種夸克與其反夸克組成的無味介子。

▲ 緊湊緲子線圈(CMS)實驗可能發現最小複合粒子。
然而,科學家相信某些超出標準模型的未知粒子能與頂夸克相互作用,比如科學家預測應該存在一種假想強子 toponium,由一對頂夸克-反頂夸克短暫結合而成,只是因壽命極短,儀器一直未能探測,大型強子對撞機出動都無果。
現在,頂夸克再度展現它的特殊地位。分析大型強子對撞機緊湊緲子線圈(CMS)實驗於 2016~2018 年收集的大量數據後,研究人員宣布可能檢測到全新粒子,分析表明身分為 toponium 的可能性極高!
若後續得到證實,toponium 將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小強子,開啟全新研究領域,但單一實驗難以驗證 toponium,因此無法排除其他解釋,CMS 的姐妹實驗 Atlas 將進一步審查結果。
- Toponium Found By CMS!
- World’s largest atom smasher detects possible signal of tiniest particle ever
- CMS finds unexpected excess of top quarks
(首圖為示意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