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對外預告將在本周宣布針對半導體的關稅措施後,美國政府 14 日發出《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指出,美國商務部正在對進口晶片與相關零組件、晶片製造設備和下游產品展開國安調查。公告中進一步證實,晶片和電子產品供應鏈不會被排除在川普的關稅政策外。
《CNBC》報導,美國商務部此次調查將重點聚焦在「增加國內半導體產能的可行性」,以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以及包括關稅在內的額外貿易措施是否「有必要保護國家安全」。報導指出,這項調查涉及的範圍廣泛,包括矽晶圓等晶片零組件、晶片製造設備以及「含有半導體的下游產品」。
關稅豁免「人道走廊」還有21天
儘管川普政府日前對一系列電子產品給予關稅豁免,但川普政府官員隨即表示,這項豁免只是暫時的。而對於半導體幾乎可見在所有類型的電子產品中,因此這項調查對川普尋求促進美國製造業發展的全球貿易戰具有重大影響。
報導表示,這項半導體調查由美國商務部長在4月1日首次發起,為此類關稅的生效奠定基礎,同時商務部也將允許民眾從16日起的21天內提交對調查意見。
不過美國總統川普13日已表示,他將在下周宣布對進口半導體徵收新的關稅,並表示將對某些公司存有彈性。同一天,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也表示,針對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的單獨關稅「可能在一兩個月內」公布。
藥品調查也開始啟動
川普政府商務部引用1962年《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條展開調查,該條款允許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徵收關稅。除了電子產品外,同樣這個理由也被用於對藥品和藥物成分進行類似的調查,該調查行動同樣也在14日的《聯邦公報》中披露。
美國嚴重依賴從台灣、韓國和荷蘭等市場進口的半導體技術。然而,多年來華府一直在促使更多半導體供應鏈轉移到美國本土,甚至推出2,800億美元的《晶片和科學法案》等產業政策。
而美國AI晶片設計巨擘輝達14日宣布將在境內設計並興建價值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3月間,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