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升級,焦點已轉移到兩國日益升高的以牙還牙關稅。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17 日報導,對華盛頓實施報復性關稅不是北京報復的唯一方式。
中國已對一系列關鍵稀土礦物和磁鐵實施出口管制,重擊美國。中國也暴露美國對這些礦產的依賴程度。這星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下令商務部找出方法推動美國關鍵礦物生產,切斷依賴進口,試圖重新掌控此關鍵產業。
稀土為何如此重要,以及如何撼動這場貿易戰?BBC報導分析。
什麼是稀土,是用來做什麼?
「稀土」是17種化學性質類似的元素,對許多高科技產品製造非常關鍵。大部分在自然界是豐富存在,但認為「稀有」是很少以單元素呈現,開採也非常危險。雖然大眾對這些稀土很不熟,如釹(Neodymium)、釔(Yttrium)和銪(Europium),但會用到的產品大眾都很熟。
釹是製造傳聲器、電腦硬碟、電動車馬達和噴射引擎用到的強大磁鐵,可做得更小更有效率。釔和銪製造電視和電腦螢幕,因顯示色彩的方式。
新加坡礦產公司Ginge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主任克魯默(Thomas Kruemmer)表示,「任何你可以打開關上的東西都需要稀土」。
稀土對醫療科技也很關鍵,如雷射手術和磁振造影(MRI)掃描等,還有關鍵國防科技。
中國控制了什麼?
中國幾乎壟斷稀土開採和提鍊,是將稀土和其他礦物分離的製程。
國際能源總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預估中國生產稀土占比約61%,加工處理佔比為92%。故中國掌控稀土供應鏈,且能決定哪些公司能或不能取得稀土。
因開採和處理稀土成本很高昂,且造成環境污染。所有稀土資源都含放射性元素,就是許多國家如歐盟(EU)國都不願意開採提煉。
克魯默表示,「生產時產生的放射性廢料需要安全、合法、永久丟棄。目前歐盟國處理設施都是臨時性。」
但中國稀土供應鏈主導地位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數十年來北京戰略政策與投資。1992年巡視內蒙時,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說過一句名言:「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關鍵礦物研究員哈坡(Gavin Harper)表示,「從20世紀末開始,中國就把稀土開採和處理力列為優先開發,常以與其他國家相比,較低環保標準和人工成本。這讓他們削弱全球競爭對手,並在整個價值鏈,包括採礦和提煉到生產磁鐵等完工產品,幾乎完全壟斷。」
中國對礦物出口有哪些限制?
回應華盛頓的關稅措施,中國本月下令限制七種稀土礦物出口,多是對國防產業十分關鍵,一般所知的「重」稀土。因比「輕」稀土少見,也較難處理,因此更有價值。
4月4日開始,所有公司都需取得特別出口許可,才能把稀土和磁鐵送出中國外。這是因為「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NPT)締約國,中國有能力管控「兩用產品」貿易。
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表示,這讓美國特別脆弱,因為中國以外國家沒有處理重稀土的能力。
如何衝擊美國?
美國地質局報告指出,2020~2023年,美國所有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70%仰賴中國進口。這代表中國新管制能給予美國重擊。
重稀土用於許多軍事領域,如飛彈、雷達和永久磁鐵。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報告指出,國防科技,包括F-35戰機、「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和掠奪者(Predator)無人機全都要仰賴這些礦物。同時中國「擴大彈藥生產並以比美國快五六倍的速度,取得先進武器系統和設備。」
克魯默表示,「對美國國防產業的衝擊巨大」。
且不只國防領域。川普希望透過關稅振興美國製造業,也會受嚴重衝擊。哈坡表示,「製造業者,特別是國防和高科技方面,將面臨潛在短缺和生產延遲,因為運送暫停及庫存有限。關鍵稀土物質價格將飆高,增加許多產品從智慧手機到軍事硬體,零件的立即成本上升。」他補充,這可能導致受影響公司潛在生產延遲。
如果中國短缺長期持續,美國可能會開始多元化供應鏈並擴大本國處理力,但仍然需要「龐大和持久投資、技術進步及比先前依賴中國時可能更高的整體成本」。
很明顯的,這是川普已在考慮的事。這星期他下令調查美國對稀土依賴中國的國安風險。
美國不能自產稀土嗎?
BBC指出,美國有一座運作中稀土礦區,但無法分離重稀土,必須送到中國加工。過去有美國公司製造稀土磁鐵,直到1980年代,美國以前其實是稀土最大生產者。不過這些公司退出市場,因中國開始佔優勢,尤其規模和成本方面。
故外界認為川普急於和烏克蘭簽署礦物協議的部分原因,為降低依賴中國。
另一個川普鎖定的目標是格陵蘭,因有第八大稀土儲量。川普數度顯示有興趣掌控丹麥自治領土,且拒絕以經濟或武力方式取得。BBC分析,這些原是美國可取得部分稀土出口的地方,但川普強硬態度代表美國可能只有少數替代供應商。
哈坡表示,「美國挑戰為雙重,一方面疏遠獨占稀土供應的中國,另一方面用關稅和其他敵意行動,激怒許多友善的合作國家。」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