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繪製宇宙最明亮的爆炸──伽馬射線暴分布圖,天文學家發現宇宙超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實際上可能比過去預估還要巨大,也比過去認為還要更接近地球。
武仙-北冕座長城(Hercules-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於 2013 年 11 月使用尼爾·格雷爾斯雨燕天文台、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觀測資料,繪製發生在遙遠宇宙的多次伽瑪射線暴位置後發現,是可觀測宇宙已知最巨大結構,覆蓋區域寬達 100 億光年、長 72 億光年、厚度接近 10 億光年。
在一項新研究中,匈牙利國立公共服務大學天文學家 István Horváth 團隊分析 542 個伽馬射線暴,發現武仙─北冕座長城的尺寸新估計值似乎比以前認為的 98 億光年更龐大,有趣的是,武仙-北冕座長城所處位置似乎也比過去分析還要更接近地球。
根據標準宇宙模型,宇宙在大尺度上應大致均勻,因此這類超結構尺寸上限普遍約 12 億光年,但武仙─北冕座長城遠超出這項限制。
若新研究測量正確,表明如此巨大規模結構能在宇宙形成,那麼宇宙學原理可能需要調整,當然科學家想得出更準確的宇宙結構,勢必需消除錯誤的太空 GRB 起源位置資訊,因此我們需要長時間追蹤才能更理解武仙─北冕座長城。歐洲太空總署一項新太空望遠鏡任務「忒修斯號(THESEUS)」預計 2030 年代發射,將研究伽瑪射線暴與 X 射線探索早期宇宙。
- Gamma-ray bursts reveal largest structure in the universe is bigger and closer to Earth than we knew: ‘The jury is still out on what it all means.’
- The Universe’s Largest Structure Is Even Bigger Than We Expected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