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頭痛(Migraine)來襲,常使患者劇烈頭痛、無計可施,全球約 10 億人深受其苦。傳統藥物治療雖能暫時緩解症狀,但部分患者仍因藥效不佳、副作用等無法獲益。然創新非藥物療法:經鼻冷卻裝置「Mi-Helper」或為這些患者帶來新希望。
美國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神經學團隊,於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AAN)年會展示 Mi-Helper 治療急性偏頭痛成果。約七成患者接受 Mi-Helper 治療後病情顯著改善,可望成為偏頭痛療程利器。
Mi-Helper 是「非侵入性」神經調節裝置,不需開刀或植入身體,使用時相對安全方便。患者可在家操作,無需醫護人員協助。裝置會將適當乾燥空氣和霧化鹽水吹進鼻腔,利用水分蒸發帶走熱量,達成冷卻鼻腔。就像幫過熱腦神經降溫,冷卻後可幫助調節偏頭痛相關神經活動,減輕頭痛、噁心、畏光等常見症狀。
研究共招募 172 名年齡 18~65 歲急性偏頭痛患者,隨機分配使用 Mi-Helper 或安慰裝置,頭痛發作後一小時內開始 15 分鐘療程。
接受 10 升/分鐘(liter per minute,LPM)Mi-Helper 氣體治療的參與者,近半數(47.1%)兩小時內頭痛完全消失,對照組僅 16%。超過七成患者兩小時內疼痛明顯緩解,四成患者不需其他止痛藥。Mi-Helper 也展現出良好耐受性,沒有參與者因不良事件被迫中斷治療,也沒有人有嚴重不良反應,代表此裝置安全無虞。
其他非侵入性神經調節
除了 Mi-Helper,還有其他非侵入性療法也展現治療偏頭痛的潛力。Theranica 公司開發可穿戴式神經調節裝置 Nerivio Migra,上臂皮膚施加電流刺激,能調節神經活性緩解偏頭痛。臨床實驗結果顯示,治療急性偏頭痛效果顯著,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已在美國市場銷售。
偏頭痛治療朝多元化發展,Mi-Helper 等非藥物療法日益重要。當藥物治療受限,這些「不吃藥解方」可望成為無數患者的重要依靠。然為了確立臨床定位,新興療法仍需仰賴更大規模臨床實驗,以驗證長期療效與安全性。唯有如此,非侵入性神經調節才有機會成為偏頭痛治療的重要支柱。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