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遲未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不時傳出風聲,卻都停留在「只聞樓梯響」階段。外界評估,目前的僵局可能持續更久,因為相較於首次貿易戰,這次的關稅水準更高,且雙方都認為自己占上風。
美國對等關稅的「解放日」屆滿一個月,美中雙方始終不願成為先讓步的一方,這場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間的較量,被比喻為「膽小鬼博弈」(game of chicken)。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日前白宮經濟簡報會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被問及「川普聲稱習近平打電話給他的說法」,貝森特堅稱不負責記錄總統的通話,「我在白宮有很多工作,但接線員不是我的職責」。
美中顯而易見的「沉默」對全球經濟是嚴重的問題,儘管兩國間尚未完全斷絕聯繫,但關稅對話似乎陷入沉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4月25日例行記者會表示,「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美方不要混淆視聽」,然中國商務部5月2日表示,正在評估與美國進行經貿問題談判。
美中雙方陷入僵局之際,川普政府正與數十個可能面臨高額關稅的國家談判貿易協議。
中國曾在川普第一任期,與美國達成一項貿易協議,但基本上未落實。中國稱除非美國撤銷一連串咄咄逼人且不公平的貿易措施,否則對談判新協議興趣不大。雙方針鋒相對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已顯現,國際貨幣基金(IMF)4月下調美中兩國及全球經濟成長預估,並警告關稅增加經濟趨緩的可能性。
川普政府正集中精力與約18個受對等關稅影響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進行協議談判。貝森特表示,與中國的談判將與其他談判分開進行。然而川普尚未任命或授權任何美國官員代表他與中國談判,這讓中國官員認為川普政府尚未做好貿易談判的準備或缺乏誠意。
川普第一任期指派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 Mnuchin)領導對中貿易代表團。後來任命立場更強硬的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負責談判。報導引述曾參與那輪貿易戰的資深人士認為,僵局可能持續更久,因這次關稅更高,且雙方都認為自己占上風。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