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美 AI 出口管制適得其反!NVIDIA 示警:反幫助華為主導全球標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7 日 16:02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晶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批美 AI 出口管制適得其反!NVIDIA 示警:反幫助華為主導全球標準

NVIDIA 透過護城河 CUDA 生態系在全球 AI 應用領域建立標準,外媒擔心,隨著美國政府持續對中國祭出口管制,恐使其他國家加速發展各自的 AI 生態系,最終可能超越美國建立的系統。

根據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對美國國會議員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轉折點:美國必須決定,是否持續主導全球AI 的發展與部署,或選擇退縮和保守,美國無法靠放慢腳步來領先。如果我們退縮,其他人就會取而代之。全球 AI 生態系將會出現分裂,無論是技術上、經濟上及意識形態上。」

目前在中國市場,NVIDIA 硬體與平台兩方面都面臨主要競爭對手,在硬體部分面臨壁仞科技、芯動科技和摩爾線程的追趕,雖然這些公司市占率仍小,但都採用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開發的 PowerVR GPU IP,且在 GPU 開發擁有豐富經驗。

摩爾線程創辦人張建中曾任職於 NVIDIA,是 NVIDIA 中國業務總經理;壁仞科技創辦人李斌曾在華為任職,另一位聯席執行長李新榮曾擔任 AMD 中國研發中心的副總裁與總經理,目前在公司負責組織管理與產品設計。

出口管制反催生對手?NVIDIA 最大中國威脅是華為

除了硬體外,若提到能與 NVIDIA CUDA 生態系競爭的中國企業,莫過於華為。報導指出,華為 Cloud Matrix 384 系統據稱在 AI 效能優於 NVIDIA GB200 NVL72 機架級解決方案。此外,該公司 AI 專用異質運算架構CANN 也提供完整的開發資源。

不過 CANN 仍有操作困難、效能不穩定、文件不足與可靠性差等問題,客觀來說不夠完善,因此限制華為的硬體推廣和應用。

但當 NVIDIA GPU 無法再供應給中國與歐洲的買家,他們可能考慮改為華為或壁仞、芯動科技、摩爾線程等公司的硬體,這將使 NVIDIA 每年損失數百億美元營收、市值縮水數千億美元,甚至導致中國競爭對手反而成為 AI 領域的新標準制定者。

NVIDIA 曾說過,「不論人們對 DeepSeek 的開源 R1 模型有何看法,都清楚顯示全球創新速度之快,無論是否有美國科技公司的參與。如果美國平台缺席,各家公司將會轉向華為等具戰略意義的競爭者來填補空缺,這就是為何 AI 領導地位不僅取決我們限制了什麼,更取決於我們促成了什麼」。NVIDIA 一項關鍵優勢是全球擁有 600 萬開發者的網絡,這些開發者基於我們的平台進行開發。如果失去這個生態系,將幾乎不可能再奪回。」

然而,隨著美國出口管制日漸嚴格,NVIDIA 無法再銷售產品至中國市場,其中國客戶也被迫改用雲端方式使用 NVIDIA GPU 或選擇華為等中國公司的產品。這短期內雖然會放緩中國 AI 產業發展,但中長期將推進中國自有AI 硬體生態的發展。

報導稱,華為和其他中國企業將與 NVIDIA 等美國公司在歐洲與中東 AI 硬體市場上展開競爭,而且有機會制定AI 市場的技術與產業標準,這不僅削弱 NVIDIA 對相關標準的影響力,也會大幅降低美國在全球 AI 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首圖來源:NVIDIA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