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訊/運算大突破!科學家能對分散的粒子進行聯合量測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0 日 7:50 | 分類 尖端科技 , 量子電腦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量子通訊/運算大突破!科學家能對分散的粒子進行聯合量測

為了探索自然界最基本的組成單元,量子物理特別仰賴對原子 / 粒子個別與集體性質的測量能力。如今科學家能在不實體接觸的情況下,對粒子進行聯合測量,這無異是量子通訊與量子運算發展上的一大突破。 

這類量測一向極具挑戰性,不僅儀器本身受到量子定律的支配,而且與粒子的互動也可能對原本想要觀測的性質造成改變。

日內瓦大學(UNIGE)理學院應用物理系物理部門資深研究與教學助理 Alejandro Pozas Kerstjens 表示,目前量子測量領域的相關研究與理解甚少,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量子系統本身的狀態,例如糾纏或疊加等特性,並應用於量子密碼學或量子運算等領域。

這些測量對於量子通訊等未來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量子通訊仰賴將資訊編碼至光的粒子(光子)中,為了取得這些資訊,必須先對粒子進行測量。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是否有可能對兩個或多個彼此分開的粒子(每個粒子各自攜帶部分資訊)進行聯合測量,而不需將它們的實體聚在一起。

日內瓦大學物理系團隊在《Physical Review X》期刊上發表的新研究中證實,只要測量裝置共享糾纏粒子(entangled particle),就可以在分開的粒子系統上進行某些簡單但基本的測量。

不過,該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奇特現象,根據測量的複雜程度,有些測量需要較多或較少的糾纏粒子才能正確執行。為了釐清這一點,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套分類系統(類似一種目錄),它列出了不同類型的測量,以及執行這些測量所需的糾纏資源。

在更系統化地理解量子系統的量測,今後相關應用不僅限於量子通訊,也可能延伸至量子運算。也就是說,在傳統電腦模擬中,計算會分配到多台機器上執行,然後再將結果彙整在一起。接下來,科學界也在考慮將這樣的做法應用到量子電腦上。對此,研究團隊已提出遠端聯合測量協定,每台量子電腦只需測量自己的部分,整體結果便可在沒有任何實體資料傳輸的情況下重建。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