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Evan

About Evan

從電腦DIY開始,歷經PC測試/採購/教學及企業IT領域,然後再一頭鑽進AIoT及自造者/創客的世界裡。在追逐科技新趨勢的同時,也常流連忘返於科技史的時光隧道裡

比人類醫生準四倍!微軟全新 AI 系統成為邁向醫療超級智慧的關鍵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3 日 14: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Microsoft , 醫療科技

近期有越來越多 AI 疾病診斷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微軟與 Google 都曾發表研究論文,顯示 LLM 大型語言模型在讀取醫療紀錄後,能夠準確診斷疾病。如今微軟宣稱,自家全新 AI 工具在近期的一項診斷疾病測試中,展現出準確率達到人類醫師 4 倍的驚人表現。 繼續閱讀..

繼 IBM Q System One 後,韓國延世大學引進 D-Wave Advantage2 量子電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3 日 8:00 | 分類 尖端科技 , 量子電腦

延世大學 2 月設立「量子融合研究中心」(Quantum Convergence Research Center ),並打造專責量子教育與研究的「延世量子複合設施」(Yonsei Quantum Complex)。為了加速量子運算的導入,以支持韓國成為全球量子科技樞紐的願景,D-Wave Quantum 宣布與韓國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及仁川廣域市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繼續閱讀..

履歷表已死,AI 就是開槍者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2 日 8: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ChatGPT

企業主如今正面臨著海量垃圾履歷表的狂轟濫炸,求職者只需簡單一道提示指令就能讓 AI 自動生成上百份量身打造的求職申請書。為了反制,企業主也開始積極部署 AI 篩選工具。最終,雇傭之間不但激化出更白熱化的 AI 軍備競賽,更掀起了一場人類雇主及人類求職者皆置身事外的 AI 機器人對 AI 機器人大戰。 繼續閱讀..

新創 Qunnect 能將量子網路應用現有電信 Infra,獲空巴創投 1,000 萬美元資金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1 日 8:20 | 分類 尖端科技 , 新創 , 網路

Qunnect是一家利用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技術,成功部署次世代「量子網際網路」的新創公司。該公司週二(6/24)宣布獲得 1,000 萬美元的資金。此次 A 輪資金是由空巴創投(Airbus Ventures)領投,思科創投(Cisco Investments)和 Quantonation 也參與其中。  繼續閱讀..

破解「鬼壓床」!解開造成睡眠癱瘓症的各種因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30 日 8:20 | 分類 醫療科技

「鬼壓床」對許多曾經歷過的人來說,都是不想再「重蹈」的可怕經歷,明明清醒、甚至能看見四周,但卻無法動彈,也無法說話。受不同文化之影響,許多國家各有不同程度的「靈異」解釋,埃及和義大利人常會在鬼壓床時出現看見女巫或邪靈的幻覺;至於丹麥、波蘭與美國部分地區人們超自然恐懼的成份與程度就少得多。  繼續閱讀..

更高效能才是王道!超導 AI 晶片新創 Snowcap 籌得 2,300 萬美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6 日 8:2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新創

Snowcap Compute 是一家致力開發超導 AI 運算晶片的新創公司,該公司成立宗旨是打造出效能超越當前最佳 AI 系統,同時只消耗一小部分電力的電腦。該公司週一(6/23)宣布,獲得來自 Playground Global、Cambium Capital 和 Vsquared Ventures領投的 2,3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6.8 億元)資金。  繼續閱讀..

AI 聲勢有增無減,但 LinkedIn 執行長表示 AI 寫作並不如預期受歡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4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如今從 LinkedIn 到 Gemini,再到 Apple Intelligence,幾乎所有主流 AI 產品都內建了寫作輔助工具。這些工具不僅能提出有用的寫作建議,還能用於撰寫電子郵件、文件,甚至履歷及報告。但 LinkedIn 執行長 Ryan Roslansky 卻在上週六(6/21)接受彭博(Bloomberg)的採訪中表示,這項功能並沒有他預期的那麼受歡迎。  繼續閱讀..

微軟六週內刪除使用者密碼,該是改採 Passkey 的時候了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0 日 13:49 | 分類 網路 , 資訊安全

長久以來,業界對於加強密碼使用強度以確保安全的呼聲不絕於耳,但似乎收效甚微,這使得傳統密碼成為當前最易受資料外洩和網路釣魚攻擊影響的資安漏洞。為了進一步提升使用者帳號安全,包括微軟與 Google 莫不主張全面改用「通行金鑰」(passkey),並認為即使是毫無安全意識或有不良密碼習慣的使用者,也能透過這個最佳解方確保安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