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變黃金,北歐新創打造循環經濟成功模式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5 日 0:00 | 分類 ESG , 新創 , 淨零減碳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廢物變黃金,北歐新創打造循環經濟成功模式

創業本就充滿挑戰,若還要將地球永續與循環經濟等理念融入企業核心,難度無疑更高。積極實踐循環經濟的北歐,一批新創公司正將「廢物變黃金」化為現實,不只回收廢棄物,更想重塑整個價值鏈與商業模式。

近期丹麥哥本哈根第四屆 LOOP 循環論壇(LOOP Forum),匯聚冰島、丹麥、芬蘭等國新創團隊,實際呈現經濟與環保融合的轉型浪潮。論壇不僅呈現產品,更強調合作與數據的關鍵角色,顯示循環經濟已從理念進入經濟規模的實踐階段。

循環經濟:從資源再利用走向永續成長

循環經濟是以資源永續利用為核心的新型經濟模式,強調「減量、再利用、再製造與回收」四大原則,目的是延長資源使用壽命、減少廢棄物產生,並降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從而因應氣候變遷與資源枯竭的挑戰。

相較傳統「生產─消費─丟棄」線性經濟模式,循環經濟鼓勵在產品設計、生產到消費的每階段,導入循環再利用思維。企業可用再生材料、提供維修與回收服務等做法,創造新商業價值,實現環保與經濟成長的雙贏目標。

Melta:廚餘變黃金,讓地球長出未來

冰島環保新創 Melta 曾獲 2024 年「北歐循環經濟獎」。改良源自日本的 Bokashi 堆肥法,專注將鄉村家庭食物廢棄物轉成高效有機肥料,為永續農業提供關鍵助力。

冰島約 40% 土地為貧瘠的火山沙漠,不利農耕,農業仰賴進口化肥。兩年前他們在一片貧瘠礫石地施用自製有機肥。當時並未播種,僅以發酵產生的養分喚醒土地。沒想到再回訪時,出現一片繁盛綠意,他們都不敢相信眼前是實驗地,還用 GPS 再三確認。土壤科學家 Julia Brenner 表示:「那刻真的很振奮人心,讓我們知道這一切努力都有成果。」

Nuterials:把核桃殼變建材,用廢料撐起天花板

Nutrerial 發現核桃殼半纖維素、纖維素與木質素有極佳耐用性,抗油、抗水又抗紫外線,這使核桃殼成為替代石化塑膠的理想素材。不僅輕盈堅固,且沒有石化原料,可安心用於多種產品設計,估計產品碳足跡可降低約六成。

他們開發兩種材料:一種適用熱壓製程,另一種支援 3D 列印,能與現有塑膠加工設備無縫接軌。Nuterials 協助客戶在不犧牲品質與效率的前提下,快速轉型為綠色供應鏈,協助其他企業設計創新與環保目標間取得平衡。原本視為「廢物」的核桃殼,經過 Nuterials 巧思,升級成堅固又環保的材料,竟可用於建材與室內設計,甚至塑膠替代品。

數據共享,打開循環經濟的下道門

論壇另一亮點,是由「北歐循環加速器計畫」(Nordic Circular Accelerator)舉辦的數據共享工作坊,聚集 60 間北歐企業,協力探索不同產業價值鏈,共享數據如何促進循環經濟實踐。丹麥吸音建材公司 Troldtekt 整合設計師、廢棄物管理公司共同建立材料使用與退場的數據模型,設計師可掌握建材壽命、回收潛力與環保足跡;回收端能更精準分類與再製,使工程廢材不用送入掩埋場,而是轉成下代綠建材。

從 Melta 廚餘肥料、Nuterials 核桃殼新材料,到 Troldtekt 數據共享,這些新創不僅是技術與創意的實驗場,更是將循環經濟從理念化為行動的實踐者。地球資源緊縮、永續壓力日增的今日,「做對的事」也是種創業策略與市場機會。而那些敢挑戰傳統、將廢棄物視為起點的新創企業,正逐步定義何謂真正「值得投資的未來」。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