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的超重同位素 257 Sg,揭示量子效應與核衰變複雜關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1 日 13:28 | 分類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發現新的超重同位素 257 Sg,揭示量子效應與核衰變複雜關係

𨭎(Sg)是人工合成的超重元素,放射性極高,過去已知存在 13 種同樣具極高放射性、非常不穩定的同位素。最近,物理學家團隊再發現新的𨭎同位素 257 Sg,有助打開發現其他短壽命超重原子核的新路徑。

超重元素處於一種微妙平衡狀態,一邊是將質子、中子結合在一起的強核力,另一邊是將帶正電質子推開的電磁力,如果沒有量子殼層效應(quantum shell effects),超重元素的巨大原子核會在兆分之一秒內分崩離析。

為理解超重元素的核穩定性,物理學家正透過粒子加速器合成新的超重元素(或同位素),觀察其生成與衰變、記錄超重元素衰變過程釋放的粒子與能量,從而擴展對基本核物理學的理解。

最近,來自德國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美因茲大學、亥姆霍茲美茵茲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透過 UNILAC 直線加速器將鉻-52 束撞擊高純度鉛-206,接著成功透過 GSI/FAIR TASCA 儀器檢測到 22 個新的𨭎(Seaborgium,Sg)同位素:257 Sg,半衰期 12.6 毫秒,中子數 152,使𨭎同位素總數達 14 個。

研究人員還發現 257 Sg 在 α 衰變途徑會短暫變成 253 鑪(Rutherfordium,Rf),然後於 11 微秒內衰變,在分析 257 Sg 與 253 Rf 同位素後,研究人員發現更高的 K 量子數如預期更能阻礙衰變,更重要的是團隊在 257 Sg 同位素發現第一個 K 異構物(K isomer)狀態, 這是一種比普通核狀態更有效抵抗衰變的特殊核構型。

這項觀察結果展示出殼層效應對超重核衰變的影響,持續尋找其他𨭎同位素,將有助物理學家描述出更完整的穩定島理論。

新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首圖來源: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