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判斷界內界外,溫布頓網球賽線審 300 人剩 80 人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0 日 8: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科技生活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I 判斷界內界外,溫布頓網球賽線審 300 人剩 80 人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是每年網球界四大大滿貫賽唯一的草地比賽,這項年度網球界的盛事,每年都獲得全球網球迷的高度矚目,當然賽事也全球轉播,不過今年觀看比賽的觀眾可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那就是往年身穿溫布頓網賽規定的白色衣裝在場地最後背著牆站立、一旦球出界就大聲喊「Out!」的線審們不見了。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展,網球界早已引進「鷹眼」,用科技判斷球出界還是線內或是壓線,比會犯錯的類跟人眼更有公信力,之前鷹眼是提供選手以挑戰制度來針對對判決有疑問的球使用,不過這也常有選手自己搞錯,或是其實錯判了選手也沒發現因而沒有挑戰的種種問題,也曾有選手未挑戰,反而是對手為了公平,反而幫忙發起挑戰使用鷹眼,如此有運動精神的佳話。

但是與其出錯了被選手質疑再來用鷹眼,為何不直接全數都由鷹眼判定呢?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的主辦單位就這麼認為,因此這一屆不再由人類線審來判斷球出界與否,而是全數由攝影與人工智慧科技來判斷球打在界內還界外,就不勞選手覺得有問題再來挑戰了,因此線審的職責就專注在協助主審身上,以及萬一鷹眼出問題時介入,不再需要那麼多人,於是線審人數從 300 人,減少到剩下 80 人。

「受到人工智慧影響工作消失」的第一批人,溫布頓網球賽少掉的 120 位線審缺額要算在內。

鷹眼系統由人工智慧來分析高達 18 具攝影機拍攝的畫面,來判斷球在界內還界外,主辦單位表示,這是為了要提升判決的正確與精準度,提升判決的效率,不是為了降低人事成本。的確,判決錯誤常對選手心情與比賽氣氛造成相當不良的影響,而老是挑戰也會拖慢比賽的節奏。

畢竟,一流選手的高速發球可以高達時速 200 公里,又打在草地上,要用人類的眼睛,瞪成火眼金睛來判斷,還不如乖乖的用機器。

不過當然還是有人持反對意見,反對者悲嘆線審傳統的消失,聚集一小群人在會場外抗議。也有人認為看著挑戰,等待鷹眼結果出來的樂趣沒了。另外有人則擔心,鷹眼出錯時,又該如何來補救呢?沒有重播,觀眾無法心服口服。

雖然總是有人不支持,但是,人工智慧介入體育賽事的裁判,應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不只溫布頓,也不只網球賽,人工智慧判決只會越來越普及。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