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邊緣的匆忙決定,美國器官捐贈程序背後的安全隱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1 日 14: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生死邊緣的匆忙決定,美國器官捐贈程序背後的安全隱憂

在美國,器官移植的需求持續上升,然而這一推動卻可能使捐贈者面臨風險。根據最新報導,許多患者在器官摘取過程中遭遇匆忙或不當的處理,甚至在生命跡象仍然存在的情況下被宣告死亡。這一現象引發了對當前器官捐贈系統的廣泛關注與質疑。

例如,阿拉巴馬州的一家小型醫院中,42歲的米斯蒂·霍金斯(Misty Hawkins)在一次意外窒息後陷入昏迷。她的母親決定終止生命支持並捐贈她的器官。在被移除呼吸器後,醫生在103分鐘後宣告她死亡,隨即開始進行手術。然而,當外科醫生切開她的胸部時,卻發現她的心臟仍在跳動,顯示出她仍然有生命跡象。這一事件突顯了在器官移植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捐贈者安全性被忽視的問題。

美國的器官移植系統由醫院、醫生、非營利捐贈協調員以及美國器官移植網絡(OPTN)和器官共享聯合網絡(UNOS)等監管機構組成,每年進行超過45,000次的生命拯救手術。儘管系統內部有著嚴謹的程序來保護捐贈者和接受者,但隨著對器官數量的需求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案例顯示出決策過程的匆忙,導致了捐贈者的安全風險。

截至2024年,美國有超過103,000人等待器官移植,每天約有17人因等待而喪生。這一器官短缺危機的背後,除了人口老齡化和器官衰竭的高發率外,還有對器官捐贈標準的擴大、推定同意政策等爭議性措施的探討。儘管生物技術創新如3D生物列印、幹細胞療法等正在開發中,但這些技術仍屬於實驗階段,尚未正式替代傳統移植,主要仍處於研發和臨床試驗階段。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