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中心發現新巨型分子雲,向內輸送物資藏星系演化線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3 日 15:52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銀河系中心發現新巨型分子雲,向內輸送物資藏星系演化線索

在銀河系中心附近原被認為空無一物的區域,新發現直徑達 200 光年的巨大分子雲結構,就像將材料帶入銀河系中心的隱密小路,可能影響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 A* 成長及活動。

銀河系氣體、灰塵、數十億顆恆星等物質主要集中於螺旋臂與銀心,少部分年老恆星、球狀星團、氣體及暗物質分布在銀心外圍密度較低的銀暈。

由於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 A* 強大引力,加上銀河系中心被濃密塵埃氣體遮蔽,內部結構難以詳細觀測,因此有些區域仍鮮為人知,只能推測銀河系中心附近應該不存在大型結構。

不過最近天文學家利用綠堤望遠鏡(GBT)觀測特定頻率電波,首度發現一團距離銀河系中心僅數百光年的巨型分子雲(Giant Molecular Cloud,GMC),尺度橫跨 200 光年,命名為 M4.7-0.8(綽號中點雲),位於安靜銀盤與極端中央區域之間的過渡區。

研究人員表示,中點雲所在位置能將其他材料帶往銀河系中心餵養黑洞,就像一條輸送小道,可能是物質如何流向銀河系中心的關鍵,為銀河系中心與人馬座 A* 吸積過程提供全新觀點。

此外中點雲屬於活躍區域,包含氨 (NH3) 、氰基丁二炔 (HC5N) 等分子,理論認為超大質量黑洞附近會抑制恆星形成,但若像中點雲所處位置,或許能積聚密集氣體並觸發新的恆星形成,不僅填補我們對銀河系中心區域認知的不足,也為天文學家提供獨特實驗室,進一步研究黑洞吸積過程、恆星形成及星系演化機制。

新論文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首圖來源:NRAO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