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章魚具備「自我感」,和人類一樣會上「橡膠手錯覺」的當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1 日 8:20 | 分類 生物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新研究發現章魚具備「自我感」,和人類一樣會上「橡膠手錯覺」的當

1990 首次展示的橡膠手錯覺(rubber hand illusion),觸及了一種普遍存在於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與老鼠)的大腦功能(錯覺),該功能將視覺(看得到的假手)、觸覺(受測者看不到的自己真手)與身體意識整合成統一的「自我感」。除了人類為首的哺乳類總是會被這個把戲欺騙外,現在我們知道,章魚也會上當被騙。

所謂橡膠手錯覺實驗,就是將一個人的真手藏在隔板後方,同時在視線範圍內放置一隻假的橡膠手。當真手與假手同時被觸摸時,大腦會開始將這些感覺與假手聯結起來,並進而對橡膠手產生歸屬感。這時去掐一下假手,受測者會退縮。後來的研究顯示,老鼠也會被這個把戲欺騙。

測試發現,錯覺只有在視覺與觸覺訊號完美對應時才會產生

當日本沖繩琉球大學的研究人員著手測試被視為聰明、頑皮並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章魚是否也會受到橡膠手錯覺影響時,科學界便開始關注。畢竟章魚與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截然不同,它們有九個大腦(一個主大腦和八個小大腦),分別位於每隻手臂中。

琉球大學的研究由川島菫(Sumire Kawashima)與池田由鶴( Yuzuru Ikeda)領導,其測試對象是六隻被圈養的普通柔蛸(Callistoctopus aspilosomatis)。

每隻章魚分別被放到不同的水槽中,它們其中一隻手臂被不透明的隔板遮住視線。在這隻被遮蔽的手臂上方,研究人員放置了一隻由柔軟凝膠製成且模仿真手臂外觀與姿勢的假章魚手臂。

研究人員使用塑膠卡尺,同時撫觸真手臂(被遮蔽)與假手臂(可見),八秒後他們用鑷子夾了一下假手臂,結果六隻章魚都展現出防衛反應(有的變色,有的縮回手臂,還有的試圖逃走)。

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取消同步觸摸,或是假手臂的姿勢與真手臂不符時,錯覺便失效。章魚沒有出現防衛反應,也不再將假手臂視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這一點顯出一個驚人的結果:錯覺只有在視覺與觸覺訊號完美對應時才會產生。

橡膠手錯覺是一種雙面刃,章魚成為研究身體歸屬感演化的重要模型

池田由鶴表示,這個研究揭示了大腦功能的力量與侷限,因為這種錯覺顯示了章魚一方面具備對生存有利的預測能力,但另一面它算是大腦處理錯誤或衝突的副產品,也是一種缺陷。

川島菫認為,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展現了章魚可能是研究身體歸屬感演化的重要模型,因為章魚和哺乳類動物一樣成為理解意識與認知的重要研究對象。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