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川普關稅上路,印度巴西瑞士面臨超高稅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7 日 8:25 | 分類 國際貿易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第二波川普關稅上路,印度巴西瑞士面臨超高稅率

川普政府第二波新關稅於美東時間 7 日 0 時起生效,包括台灣在內,各國面臨 10%~41% 新稅率。印度因進口俄羅斯原油,將在月底面臨高達 50% 關稅;巴西因政治因素,部分輸美產品也高達 50%;瑞士高層前往華府協商未能改變 39% 稅率。

白宮7月31日公布行政命令,全球69國及地區輸美產品於美東時間7日起課徵新關稅,稅率10%~41%,主要國家如印尼與泰國為19%、南非30%、台灣20%。

印度因民生因素持續向俄羅斯購油,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行政命令加徵25%次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由25%增至50%,將在月底生效。美國是印度最大出口國,25%輸美關稅已讓勞力密集產業幾無利潤,若無法在施行前達成協議,將重創發展中的印度經濟。

川普因政治盟友、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司法問題,對巴西部分產品祭出50%關稅,現任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認為兩國已無協商空間。瑞士總統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與內閣官員到訪華府,暫未能改變39%高稅率。瑞士高階品牌製造業與醫藥業已感受成本壓力遽增。

川普財經官員本週陸續指出,將專注執行現有關稅,各國如有新提議仍願意討論,但近期內不會協商稅率。《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川普認為關稅是改變世界經濟的地震,但目前衝擊僅是一連串震動。

川普就任超過半年,對等關稅已開徵四個月,美國超市及雜貨店貨架未見清空,失業率與通膨未顯著升高,國庫增加千億美元稅入,6月貿易逆差較5月已減少16%。部分經濟學者認為,長期而言,業者評估高關稅下外國製造成本仍低於在美生產,製造業未必如預期回到美國。

川普曾提出以關稅取代個人所得稅的想法,但美國年度所得稅與營業稅合計超過2兆美元,關稅收入遠不及主要稅收,但已有共和黨籍議員提出退稅600美元的法案。

(作者:廖漢原;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